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之窗

教学之窗

  • 02 2015-02
    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出发点,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在…
  • 26 2015-01
    3.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探究过程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做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自己动手去实践,学生在深入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真正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深入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
  • 26 2015-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学习化学的最根本方法。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做学生看、教师问学生答、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发挥不了实验教学应有的功能。本文试探讨实验教学的几种方式,激发学习积极性、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激励学生独立、自主地学…
  • 19 2015-0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关键领域和中心地带,课堂是师生思维激荡的高效平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问题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它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成败。高效课堂的构建必须基于为了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考量,全面贯彻素质教育,落实新课标,树立新理念,开拓新…
  • 19 2015-01
    1.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 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气氛。为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学生达成“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努力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培养…
  • 12 2015-01
    教育科研,越来越得到中小学校的重视。但是,通过调研发现,教育科研效果未尽人意,一些学校往往是开题热火朝天,过程冷冷清清,结题草草收场。究其原因种种。但是笔者发现,制约教育科研的最主要因素是学校、教师在选题上不够确切。一些学校、教师在选题时比较盲目,…
  • 12 2015-01
    一直以来,参加学校的集体备课,苦于无针对性的理论支撑,集体备课只限于表面文章,课堂效果无根本性提高,但现在的“共实践深探究展成果”活动给大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给我们指明了探究的方向,我们也从中寻求到了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最佳方法---“同课异构”校本…
  • 05 2015-01
    中小学教科研不仅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出名师名校的必由之路,是教师由“教书匠”变为“教育家”的重要途径。教科研是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武器,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研究教育发展和变化的客观规律,指导人们更好地进行教育实践的创造性活动。在推动教育改革…
  • 05 2015-01
    清晰而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本质、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对非本质问题的纠结,去追问和探究中小学教师研究不可或缺的“规范”。 中小学教师通过做研究,培育“事实求是,追求真理,不盲从,不迷信”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育人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经…
  • 29 2014-12
    教研工作是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中小学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正如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所言:“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有创造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教学工作也是如此。如果…
首页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尾页 共907条信息/共91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