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之窗

教学之窗

  • 20 2014-10
    校本教研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践性研究活动。校本教研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进修的真正主人,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方式、研究方式、学习方式和历练方式势必要进行深刻变革。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
  • 20 2014-10
    在逐渐受到重视的校本研究中,学生研究至今仍是比较薄弱的部分。作为学校教育的对象,学生研究理应受到重视,这是情理之中的事,也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性研究和实施各类教育教学改革的依据。然而,在目前大多数的教育教学研究中,学生问题是难以受到真正关注的,…
  • 20 2014-10
    备课:变封闭为开放 往常备课,一人一册书,从头备到尾。不动脑筋者从网上下载教案,来不及提前备课者课后补教案,有的教师甚至出现备课、上课两张皮的现象。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井水不犯河水。检查备课也只是数数备了多少节,看看教学过程设计是否完整具体。如此备…
  • 20 2014-10
    校本教研是从学校的实际需要和整体发展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教育特色而进行的教育研究。为了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应避免校本教研走入虚假繁荣的误区。 休让“叙事”成“虚事” 作为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总能遇到或难以忘怀、或感人肺腑的教育故事…
  • 13 2014-10
    一、生成性教学观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1.参与性 知识的生成离不开学生积极的心智建构,因此,指向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前提条件。只有通过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真正达到有效生成的目的。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对于个体而言,所谓学习知识…
  • 13 2014-10
    有人认为课题就是问题,这种看法并不确切。因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作为课题来进行研究。例如,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这样的问题,需要研究的范围太大,不确定因素太多,不是一项研究所能解决的,这种问题只能作为研究方向而不适合作为研究课题。对于这类问题,教师可以…
  • 13 2014-10
    校本教研是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实际教育教学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方式或制度。切实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性.除了要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外.我们认为更要强化以下五个意识。 一、自主意识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
  • 13 2014-10
    教育科研课题设计(以下简称“课题设计”)是研究正式开始之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以往的经验与教训表明,课题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可行,直接影响着研究工作的成败。最近,笔者看了一些单位和学校申报的“十一五”课题研究方案,感到其中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本文对…
  • 30 2014-09
    校本教研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勒温( K.Lewin)提出,现已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行动研究本质上就是用教育科学理论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因此,它是校本教研中比较适宜于教师的一种方法。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应当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
  • 30 2014-09
    一要以实际为本 新课改的两大理念,一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二是以学论教而不是以教论学。前者要求教师把与教材相关联的发展性指标挖掘出来,关注学生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发展;后者要求在教学中使学生充分主动地直接参与探究过程,使学生学…
首页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尾页 共907条信息/共91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