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之窗
-
20
2015-10
一、异议的实质 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可以听到学生对老师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出的异议。学生表达异议的方式多种多样,学生可能直接说对老师或者学科没兴趣,也可能借口其他。这些异议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但即使是假的异议之后也常常往往隐藏着真的…
-
12
2015-10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进一步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确立这一观念的关键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因为新的课程内容要靠教师去实现,新的课程标准要靠教师去推行,新的教学方法和规律要靠教师去探索,教师在新课程的推行过程中起着举足轻…
-
12
2015-10
日前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尚不充分,学生虽然对信息技术学科充满兴趣,但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中,对许多概念知识感到很抽象,很难理解。因此探讨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已成为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其中运用愉快教学法,可取得较好…
-
09
2015-10
教师角色的转换:老师---“笨学生”、学生---“聪明老师”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教学相长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为何固定在“教者”与“学者”之中。从古至今,学生一直保持着“被教者”的角色,我们何不尝试一下角色的多样化,角色的更替…
-
09
2015-10
一、校本教研的基本涵义 校本教研有三个关键词:以校为本,教学,研究。第一个关键词“以校为本”限定了校本教研的出发点、主阵地和最终归宿,即“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校本教研所研究的对象直接产生于学校,是教师个体和群体基于学校文化重建和…
-
21
2015-09
一、“师本教研”的理念和特征 教研范式是教学研究所普遍拥有的教育哲学观与相应的教研主张的统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尽管实施教学研究的主体不同,但都秉持着共同的教育哲学观,以适应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旧的一统化的教研范式与指令型的课程范式相适应,…
-
21
2015-09
备课:体现两个突破和一个设计 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突破旧的备课方式,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新课程不仅对教学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而且还对具体的教学设计提出基本要求,这些要求集中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发展状态的研究,对具体的学科教育价值的认识,对教学环…
-
15
2015-09
一、“理论+实践”,让理论学习贴近教学实际 理论学习是提高教师教育素养一个必不可少的教研活动内容。可是怎样让理论学习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们注意理论学习做到: 1、善读勤思。 台湾著名儿童作家方素珍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给…
-
15
2015-09
一、行动研究法的“行动”特征 1.从研究目的看,是“为行动而研究” 行动研究打破了传统研究在研究目的上的局限性,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理论上的产出和普遍规律的发现,而是为了行动的改进、实践的改进。 2.从研究对象看,是“对行动进行研究” 行动研究是抓住行…
-
07
2015-09
1、什么是“级本教研”: “级本教研”指的是:同一年段、同学科的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所遇到实际问题的讨论、研究。这种方式比校本教研的效果更直接、有效,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不拘形式地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时间、场地、内容、和组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