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之窗

教学之窗

  • 26 2016-01
    1、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仅是技术手段更是一种学习方式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信息技术作为媒体工具作用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学习质量;课程内容可以通过恰当的技术手段,把课程系统组织成为一个整体…
  • 26 2016-01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所要达到的结果,指导整个课程编制的基本要求。 学校课程的根本目标是什么?是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就是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为…
  • 18 2016-01
    差点教育,是原吉林省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现长春外国语学校书记黄宝国教授原创的教育理论,是黄宝国教授根据高尔夫球的“差点制度”,以及自己对芬兰教育特点进行系统分析而提出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内容是十六个字,即:尊重差异、研究差点、缩小差距、共享差别。 教…
  • 18 2016-01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贯穿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倡导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倡导“参与式”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些教育改革的新观念已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
  • 11 2016-01
    初任教师的入职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期。一般而言,初任教师的入职阶段通常可再分为两个小的阶段:适应期与发奋期。适应期通常是初任教师受聘于一所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第一年,在适应期,初任教师有多方面的适应需求,不仅要适应学生,而且要适应学校的教学环境、学…
  • 11 2016-01
    建立新型的教育评价体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而教师评价改革正是这新的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也是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新课程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师评价?我们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评价: 一、注重过程性评价 …
  • 04 2016-01
    一、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科研认识:搞科研太虚,听评课太滥,写论文太假(工作太痛苦) (1)科研的价值:能不能真正起到改进教学的作用? ----只有真正做了你才能知道啊。 (2)科研的结果:科研是不是就是写论文? ----开花不结果是…
  • 04 2016-01
    四、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 (一)进行课题论证。 课题论证是“纲”,决定着研究方向,决定着研究水平,决定着研究的成败。 1、选题意义(课题提出的依据与意义----调查与分析) 2、创新程度(研究现状述评----查阅大量相关资料) 3、研究内容(…
  • 28 2015-12
    一、目标要明确 目标是导向,是引领,是指挥,课题研究需要正确的目标导向。一些学校管理者在进行课题研究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极强的功利性目标,将课题研究当作学校吹嘘的资本,无视学校实际,无限夸大教师的能力,硬性要求人人有课题,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从而为课题…
  • 28 2015-12
    一、素质教育需要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把学习变成学生主动搜寻、研究、调查、检验、提出质疑的过程。在科学教育中就是围绕科学问题展开探究,使学生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 研究性学习作为专门的学习领域,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实践性…
首页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尾页 共907条信息/共91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