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之窗

三种教育评价模式及其应用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3-07 浏览次数: 【字体:

我国的广大教师对各种教学模式是非常熟悉的,但对教育评价模式则缺乏认识。提到教育评价,人们想到的就是考试和测验,而且似乎也只有测验和考试。然而,我们并不能将教育评价等同于考试和测验,它们只是教育评价中搜集和分析信息的一种方法。作为一种完整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评价是一个包括确定目标、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结果反馈等多个环节的完整过程,涉及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教育评价研究和实践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对评价要素理解不同,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教育评价的模式。在这些评价模式中,泰勒模式、CIPP模式和应答模式是教育评价研究三个历史阶段的典型模式,并对我国当前教育评价改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对三种教育评价模式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泰勒模式

    这种模式由“教育评价之父”----泰勒(R.w.Tyler)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评价的目的是比较教学方案的优劣泰勒认为,教育评价就是对教育结果进行客观描述,判断教学方案是否达到预期教育目标的过程。然而,从实践上看,几乎没有一项教学方案能够实现所有的预期目标。因此,实践中的教育评价往往是比较两种教学方案在实现教育目标上的优劣。针对这一目的,泰勒提出,判定方案A比方案B好至少应满足以下要求之一:1.在相同条件下,方案A和方案B都实现了全部预定目标,但方案A还实现了其他目标;2.在相同条件下,方案A比方案B更有效地导致目标的实现;3.在相同条件下,方案A的目标比方案B的目标更好或更有价值;4.在相同条件下,方案A的全部效果在总体上比方案B要好;5.在相同条件下,方案A比方案B在投入上要节省;6.在全面考察了投入状况和效果后,方案A胜过方案B。

    (二)明确教育目标是教育评价的关键

    泰勒强调教育目标“应能充分揭示出教学大纲意欲帮助学生发展的各种行为、思维、感觉和活动的方式以及应掌握的内容。”泰勒的学生布卢姆及其同事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后发展为心智运动领域),这一分类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采用多种方式对学习结果进行描述

    在泰勒模式中,测验虽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信息的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除测验外,问卷调查、观察、作品分析等,都可以用于描述学生的结果,描述学生实现教育目标的情况。

    二、CIPP模式

    CIPP模式由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L.D.Stufflebeam)于1966年提出,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评价是以决策为中心的

    CIPP模式强调评价要在不同层面上为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里的CIPP分别指背景(Context)、输入(Input)、过程(Process)和结果(Product)。其中,背景评价为形成决策服务,输入评价为组织决策服务,过程评价实施决策服务,成果评价为维持、终止或修订决策服务。

    (二)注重对决策的全过程评价

    在CIPP模式中,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构成了对决策的全过程评价。背景评价主要关注决策的背景,以及决策者关心的问题和目标;输入评价主要关注完成预定目标的各种备选方案;过程评价主要关注方案实施的进程和遇到的问题;结果评价则需要将决策的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

    (三)评价实施受决策者控制

    在CIPP模式中,评价的实施是受决策者控制的。决策者有权决定评价的内容,甚至选择评价方法,而评价者则围绕决策者的需要搜集信息和报告结果,信息的重要性也由决策者确定。

    三、应答模式

    应答模式由斯塔克(R.E.Stake)于1974年提出,也是一种评价教育方案的模式。应答模式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兼顾各方面人员目标和感受

    与前两种模式围绕特定目标(“工作目标”或“教育目标”)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不同,应答模式只关注一种方案,兼顾各方面人员的目标和感受,全面考察被评价方案的优点和缺点,以及这一方案对各方面人员的影响。因此,在应答模式中,评价者不需要事先确定目标,而是要充分了解有关人员提出的问题,通过搜集有关的信息来对问题出应答。

    (二)采用多种方法获得全面的信息

    通常,应答模式采用“观察”和“反应”等定性的方法,获得被评价方案的信息。所谓“观察”,是指评价者深入到被评价的活动中去,对活动进行细致的考察,详细记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所谓“反应”,则是指评价者利用各种方式,收集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对评价对象的意见,收集被评价者的看法,请权威人士对问题的重要性发表意见,请评价听取人对评价初步结果发表见解等。

    在应答模式中,为了使评价结果不受单一方法的局限,评价者通常采用“三角研究法”来保证观察的可靠性。因此,只要有助于说明方案的质量,也可以采用测验等定量的方法,提供各方面的证据和有关人员的判断,使阅读报告的人能够对方案的价值获得全面的认识。

    四、三种评价模式的应用

    在教育评价的发展过程中,泰勒模式是第一个系统的模式。自提出以来,泰勒模式就成为教育评价的一种基本模式,对世界各国的教育评价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更是对教学和考试命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我国教师在将泰勒模式用于教育评价时,存在以下误区:一是在评价内容方面,过多地关注认知领域的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比较忽视情感领域的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心智运动领域的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二是在评价方法方面,过多地依赖于客观性试题纸笔测验,较少采用观察、调查、作品分析等描述性评价方法;三是在评价实施方面,教师们对教育目标的表达过于抽象,很少用行为术语来描述教育目标,难以做到有效的落实和客观的评价。

    泰勒模式主要用于对教学方案的阶段性评价或总结性评价,实施过程如下:首先,确定教育目标,并用可测量的行为术语描述教育目标。其次,确定需要比较的两种教学方案,并将方案分别用于两组条件相同的学生。再次,根据教育目标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并设计相应的评价工具。第四,描述两种教学方案下的学生的学习结果。最后通过比较,确定两种方案的优劣。

    CIPP模式主要用于对特定教育决策的过程性评估,起着为决策者提供咨询的作用。常见的教育决策活动主要包括选用教学方案、选用教学资源、添置教学设备、制定办学规划等。从本质上看,CIPP模式也是目标定向的。不过,这一模式所关注的目标是决策者的工作目标,而不是泰勒模式中关注的教育目标。

    应答模式则主要用于对正在实施的或已完成的方案的评价,如课程方案、教材编写方案、教学方案、办学方案等。此外,应答模式也可用于各种鉴定性评价,如对教师的鉴定、对学校的鉴定、对各种教学资源(教材、图书、教具学具等)的鉴定等。为了应答模式的报告应遵循一定的格式,并在文字上对各方面人员都有吸引力和容易理解。

    应该注意的是,每种模式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模式适用于所有条件。在实践中,根据评价情境的不同,各种模式又包含更多不同的子模式。教育评价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这些描述性模式,为推动教育评价的实践提供有效的支持。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