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之窗

教学之窗

  • 30 2016-05
    一、营造民主氛围: 宽松民主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而权威或放纵的方式对学习都有不利影响。教师要注意以情激情,善于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探究氛围,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争辩和合作,并在…
  • 30 2016-05
    研究性学习会不会影响学科知识教学 学科知识教学以传授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经验为主,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点和知识体系。但是学科教学比较封闭,较少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相联系,传授的知识往往是死的,有时甚至是过时的,学习的方法是把这些死的知识记忆下…
  • 23 2016-05
    一、素质教育评价功能的导向性 长期以来,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定位在选拔作用上,即如何从受教育者中挑选出适宜于继续接受高一级教育的所谓 " 优秀者 " 。这种选拔功能的存在并日益被强化,固然有其历史原因,但更重要是人们固执而可怕的偏见:教育被认为是…
  • 23 2016-05
    小组合作学习(简称小组合作)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研究性学习能否达成预期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合作的成效如何。因此,在推行《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计划(实验稿)》,实施(实验)研究性学习课程之际,我们有必要对 " 小组合作学习…
  • 16 2016-05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指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标,以计算机为核心,交互地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依托信息网络,综合运用多种媒体手段来展示相对独立或完整的教学内容的应用软件。下面从教学的角度谈谈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以及在设计…
  • 16 2016-05
    研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其特点是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从而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已从最初的兴趣小组、活动课、专门必修课,发展到越来越广泛地向学…
  • 09 2016-05
    一、教研性质的变化 1. 教研职能的变化。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教研室究竟能干什么,实际要干什么,需要进行再思考、再定位。然而,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研室的职能和作用应由过去的研究、指导、管理向研究、指导、服务转型,由侧重管理向侧重服…
  • 09 2016-05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教科书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英语,而不仅是懂得一点英语知识;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习得语言,在用中学,而不是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教科书介绍了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多种形式的交际性活动,如角色扮演、解题、猜谜游戏等活动。其目…
  • 03 2016-05
    一、导言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是21世纪信息化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从原来的计算机课程到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仅是课程的名称变化,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变化。…
  • 03 2016-05
    “问题 --探究”教学法是指通过系列化问题设计,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获得对知识规律的理解和知识网络的把握,进而形成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问题 --探究”教学法适用情形,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早有明确界定:(1)为形成科学的概念、规律、理论即教材…
首页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尾页 共907条信息/共91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