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之窗

教学之窗

  • 17 2015-11
    一、以校为单位,设立教师读书班,以此为载体,广泛开展校本教研,切实解决教学过程中临时发生的一些问题。 1、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首先,必须读书,读课标、读教材、读教辅资料、读专业原著,学校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地方,也应该是教师读书的地方,“腹有文章气自华…
  • 17 2015-11
    一、避免两极分化 纵观我们的教育教学,“两极分化”现象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例如课堂提问,有些老师往往对成绩好的学生宠爱有加,公开课提问、探讨课提问、平常提问,几乎节节课提问。在这些老师眼里,似乎只有向这些“尖子生”提问,才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每…
  • 09 2015-11
    在同课异构中,“构”是核心、基础和灵魂;“异”则强调变化、发展。不同的教师受自身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等因素影响,各自的教学设计具有个性化特点,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效果。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的共性决定了同课异构的“同”,教学环境因素的不同和不同教师的教学个性…
  • 09 2015-11
    基于对语言教学本质的思考,教学概念可分为理论一哲学、科学一研究、艺术一手工艺三个类别:理论一哲学教学观认为教学基于一定的理论和价值观,即对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的看法;科学一研究教学观认为教学基于实证调查研究;艺术一手工艺教学观则强调教师的自我评估、反…
  • 03 2015-11
    (一)突出教学目标的发展性 人的发展是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与核心,致力于人的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发展,就要提升人的地位,显示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昭示人的个性。现实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掌握轻发展,过分关注课本知识内容的精确输出…
  • 03 2015-11
    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各种能力,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强基固本为基础,以挖潜促能为根本,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着力实施素质化课堂教学改革工程。随着我县基础教育课改实验的全面推进和逐步深入,科学实…
  • 26 2015-10
    从微观角度看,分别对待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至少学校顺利开展研究活动是有益的。从宏观角度看,教育研究其实又难以做如此的分类。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本来就应该包括这样三个阶段:一是搜集资料阶段,这个阶段有假说,有验证的实施,但还没有结论。这个阶段的工作一般…
  • 26 2015-10
    一、什么是文献和文献检索(what) “文献”一词在我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着不同的涵义,它最早见于《论语-八佾》:“文献不足故也”。朱熹注:“文,典籍也;献,贤也。”古人以“文”为典籍记录,“献”就是贤者所讲的话。在我国《文献著录总则》中把文献的现代定义…
  • 20 2015-10
    一、异议的实质 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可以听到学生对老师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出的异议。学生表达异议的方式多种多样,学生可能直接说对老师或者学科没兴趣,也可能借口其他。这些异议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但即使是假的异议之后也常常往往隐藏着真的…
  • 20 2015-10
    问题中心教学法,是当前不少教师尤其是高中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是由教师设问、学生回答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让学生分组相互设问、相互回答或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它的特点是以问题的设计和回答为主要形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
首页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尾页 共907条信息/共91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