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明校园>德育活动

尊老敬老 砺行致远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8 浏览次数: 【字体:

秋风送爽,菊灿萸红,我们迎来了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重阳佳节。这个承载着“长久长寿”美好愿景的节日,在新时代更被赋予了“敬老节”的深刻内涵。

尊老敬老,是镌刻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伦理基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的这句千古箴言,将孝敬自家长辈与尊敬天下老人融为一体,构筑起我们社会道德的坚实基石。我们的祖辈父辈,用他们不再挺拔的脊梁,为我们撑起了一片晴空;用他们布满老茧的双手,为我们铺就了成长的道路。他们额上的皱纹,镌刻着岁月的沧桑与奋斗的历程;他们鬓间的白发,凝结着为家庭、为子女付出的无悔青春。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该如何践行尊老敬老的真谛?

尊老于心,发于细微。孝敬无需惊天动地,它藏身于生活的点滴细节:耐心倾听他们的絮语,那是岁月沉淀的智慧;主动分担家务劳作,那是体贴最真实的模样。给他们讲讲学校的趣事,耐心教他们使用新的电子产品,就像他们当年不厌其烦地教我们走路、说话一样。我们要学会理解他们面对新时代的困惑,给予他们如他们当年教导我们时那般无尽的耐心。我们的陪伴,就是最好的孝心。

爱老于行,推己及人。将关爱的目光从家庭投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在公交车上的一次让座,在社区里的一次搀扶,在街头的一次耐心指引,都能为这个社会增添温暖的底色。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用我们的青春活力驱散长者心中的孤寂。一个社会对待老人的态度,正是衡量其文明程度的标尺。

承老于志,薪火相传。长者是智慧的宝库,是历史的活字典。虚心聆听他们的故事,用心领悟他们的处世哲学,传承他们勤俭坚韧的优良品质。这种跨越代际的对话,不仅让宝贵经验得以延续,更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我们敬爱的老师们,正是我们在求学路上的“长辈”。他们夙兴夜寐,传道授业;他们呕心沥血,润物无声。将尊老之心转化为尊师之行,是我们对这一美德最生动的践行——课堂上专注的眼神,走廊里真诚的问候,成长中虚心的求教,都是对师长最好的回报。

按时到校,是对时间的尊重;仪容整洁,是对身份的珍视;诚信考试,是对学问的敬畏。这些看似细微的坚守,正是“敬老尊师”精神在校园生活中的完美诠释。

同学们,时光荏苒,青春正好。我们今天如何对待长者,不仅定义着当下的文明尺度,更描绘着未来的社会图景。在重阳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许下庄重承诺:将尊老敬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对长者的感恩,转化为对师长的尊敬、对规则的敬畏、对学问的追求。

让我们以青春之名,续写尊老敬老的时代华章,让这一传统美德如同重阳时  节的菊花,在美丽的校园里灿烂绽放,香远益清!

最后,祝愿天下长者幸福安康,祝愿恩师桃李芬芳,祝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传承与创新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