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之窗

高2005级1班 张亚飞 关于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7-10-08 浏览次数: 【字体:

324号中午看到一句令我极振奋的话:再美的诗,也美不过一棵树。

树是什么。树是让人低下头沉思、看着它沉默的生命。树之伟大在于展现了最朴素的生命状态,让人随时可以进入它的世界中沉迷,却最终不能说出它的真谛。树可以成为一种图腾,甚至一种信仰。在我能够深入体悟之前,让我先记下一些感官中的树。

在黄河边高高的堤坝上,我见到村里那棵茂盛的大树。老家就是眼前这满是黄土的村子,安分地伏在坝底,像一位蹲在角落里抽烟的老农。然而,在这一片黯淡中,猛地一蓬树冠探出头来,那是一树浓烈的紫色。背后是土黄色的河水,眼前是土黄色的村子。紫色的树在 五米 远的地方与我对视,沉静得甚至不愿摇曳树枝;而紫色也并非它的花,而是叶子。它是一盏灯。前方土地伸一只手指到这热爱它的村子,点燃了这盏暗紫的灯。

在已被拆毁的奶奶家的老房子后面有一棵高大的杨树。盛夏时可以搬一把躺椅,躺在它铺下的巨大树阴里。偶然风来,无数宽阔油绿的叶子开始舞动,于是——哗……如潮水,如感叹。此时蝉停止聒噪,太阳停止烧灼;但这也只是一瞬,声响随风而起,又乘风奔向远方。睁眼再望这树冠,绿色清清静静,光点细碎,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冬天的树是最平静的树。没有花,没有叶子,没有绿色,甚至连深秋时脚底厚厚的落叶也都不知去向。只有清晰的树干,灰色,褐色。你可以看清它的每一条细枝末节,它毫无保留地讲给你听。而它的整体是一个凝固的瞬间,你可以感受到,那是一种生长的姿势,一种灵动的姿势。这就是为什么你站在一棵颜色暗淡的树前,仍比在一座鲜艳的雕塑旁,更能感受到生命的气息。

冬夜回家的路上,我遇到这样一棵树。昏黄的路灯光芒中它包容着一团温暖,让我想起某个安静的黄昏。它表情严肃得像个诗人。他想说话,但凝固了。他半张着嘴,眼睛望着冬天墨蓝的天空。我在它身边坐下,开始想象四周是一片一尘不染的雪地。清凉的空气吸进身体,像水一样。夜空。雪地。路灯。一棵树。一切都与树一起凝固了,包括时间。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