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07级1班 杨丽曾 定是红楼梦中人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一恨埘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我和张爱玲有同样的感受,不能看到完整的红楼梦真是人生一大憾事。
走进《红楼梦》,整个人似乎都有一种空灵的感觉。书中的无数场景都仿佛是丹青高手精心构思的瑰丽图画:由凄美绝伦的黛玉葬花,有如诗如画的宝钗扑蝶,有湘云的醉卧芍药裀 ,有宝琴的梅花双艳图。几百年前根本就没有什么电视,曹雪芹却能凭空想象出胜过所有电视特写的美妙画面,实在不能仅用“天才”二字来形容。
曹雪芹能够娴熟地运用文字,仅用极少的笔墨就能将一个个人物刻画地入木三分。在“栊翠庵品茶”那一回,仅用一千余字就使妙玉这个形象跃然纸上。书中的各处诗词也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韵味。“花谢花飞花满天,红谢香消有谁怜?”既生动地表现出人物性格,又不失诗情荡漾。
最初对《红楼梦》并没有特别大的兴趣,只是草草的翻了一遍。开始对《红楼梦》产生兴趣的原因可能有些“媚俗”:是因为听了刘心武老师的讲座。现在有许多人批评刘心武先生在胡说八道,我却认为这些批评他的人有些“先入为主”。现在的红迷基本上都读过几本不同的红学著作,对书中的一些人物形象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乍一听刘心武的想法,肯定会对书中有些离奇的说法产生质疑。我却认为刘心武的说法有理有据,让人信服。许多《红楼梦》中毫不起眼的细节就在阅读过程中悄悄的溜走,但刘心武提出来后又确实是一些显而易见的不合理之处。这时我才知道,《红楼梦》原来也是一部内含玄机的神秘之作。
从红楼女儿氤氲的眉眼间,从大观园水流淙淙的翠竹边,我窥到了懵懵懂懂,窥到了纯洁无瑕。《红楼梦》中有前世的传说,有今世的姻缘,有青春花朵的悲欢离合。用一本张爱玲的书来形容现在的我,就是《定是红楼梦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