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组中秋征文一等奖作品选登
临轩望月
八年级10班 王炳慧
花在此时落,月在此时圆人间天上,歌起舞飞旋凤鸟还巢,波涌万种涟漪。夜风习习,皓月当空,中秋八月,月圆情浓。
月下老故事
映轮皓月,轻轻踱步跨出低矮的门槛,搬把院中老槐树下的小凳,偎依在奶奶怀里,只听奶奶在我耳边轻声呢喃,“丫头,瞧啊,月亮多圆。”顺着奶奶微抬的指尖,我便轻轻翘起眼兴奋地四处张望,而后便扯着奶奶映着碎花的良布短袖,吵着嚷着让奶奶讲故事,奶奶那只微微搂着我的手便轻盈的滑过我的头,喃喃道,“好啊,丫头想听,那......就给你讲讲嫦娥奔月吧。”我便仰着小脸专注的听起来,“传说啊,很久以前,大羿到山中狩猎的时候,在一棵月桂树下遇到嫦娥......”奶奶那溢满盈盈笑意的双眸温和的凝视着我,耳畔老槐树下的蛐蛐窸窣的鸣个不停,浓密阴影中的蝉声也依旧回荡,“后来啊,大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朦胧中,双眼微闭,只记得,奶奶梦呓般的声音,耳畔的虫鸣,还有那深邃的笑容。
临轩望月,中秋夜,虫鸣依旧老故事,还有深深爱。轻轻激起,悠悠回荡。
庭院做花灯
深深庭院,璀璨颗颗悬挂。轻轻倚在木门后,探出个脑袋望向院中奶奶那模糊的身影,梦呓般的声音轻声喃喃,“中秋节了,给丫头做盏花灯吧。”边说边迈出几小步,拾几枝蓬蒿,编个圈儿,暗香便肆意回荡,微微搓去几缕细灰,几绺蓬蒿便安详的淌至奶奶粗糙的手心,起身,又从阴暗的角落里翻出几块颜色早已暗淡的竹纸,虽已是傍晚,但仍是那么仔细的轻抚去竹纸上沉积的灰尘,又不放心的把嘴凑近,微微哈口气。随手抽出一条铁丝,嘴中嘟囔道,“这儿鼓一点......嗯,那儿就凹一点吧......这丫头瞧见了,准会喜欢。”起身寻几块花花绿绿的棉印良布,这剪几道,那缝几笔,修长的银针映出了奶奶鬓角银丝上的几抹晶莹,不知何时起了风,奶奶那薄薄的袖衫早已被风刮得飘荡,只见奶奶轻轻在手中哈口气,来回用力的搓了几下,冲屋里喊,“丫头啊,你是要龙灯?还是花篮灯?莲花灯也不错啊?兔灯怎么样?走马灯也很漂亮呢......”我一一应声,瞧见奶奶一圈圈的笑靥,朦胧中,双眼微闭,只记得,奶奶梦呓般的声音,深深的庭院,还有那深邃的笑容。
临轩望月,中秋夜,深深庭院做花灯,还有深深爱。轻轻激起,悠悠回荡。
闹街看舞龙
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喜气洋洋的喧闹声,大街小巷好不热闹。奶奶便领着我出去看舞龙,远远地,便依稀望见千百个模糊的身影,“奶奶,我看不见,我要看。”我拽着奶奶的长衣角不歇气的闹着,“唉,这丫头,好......奶奶抱哦......”宠溺的语气缓缓飘来,奶奶轻轻把我环起,紧挨着奶奶的气息,眺望到远处的人们用稻杆扎成龙头、龙身的形状,插上燃着的香,由青壮小伙子赤膊上阵,挥舞舞动,我忍不住拍手叫好,奶奶却有些招架不住了,忍不住冲我喝道,“你这丫头,在上面危险,别乱动啊,听见没?”眸中溢满了焦急与担忧,不住的闪射,我便小鸡啄米似的点头,“丫头,看够了没,下来吧,上边危险啊......”“这天啊,黑的快,你呀,偏要在那么高的地方看,小心啊......”猛然间觉得奶奶的手抖了抖,又倏地把我一把撑住,轻轻靠在奶奶的肩头,听着奶奶一句接一句的絮絮的唠叨,朦胧中,双眼微闭,只记得,奶奶梦呓般的声音,喧闹的街亭,还有那深邃的笑容。
临轩望月,中秋夜,喧市闹街看舞龙,还有深深爱。轻轻激起,悠悠回荡。
月洒光晕彩云追月,云掩秋空月沾凉意,云载清风才现欢欣,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临轩望月,和当故人情。
桂花飘香忆中秋
8年级10班 祝玉婷
拟花为裳,掬水为佩,泛兰舟破云水,手提一盏彩弯灯,穿越千年岁月风尘,追寻那一缕桂香而去,那皎皎明月,那船舸笙歌,可是我梦里的仲秋?
摇桂
丹桂飘香,一缕缕花香中夹带了点点回忆与思念,如一坛历经岁月的陈年老酒,温婉醇厚,悠悠入心。
微风中夹杂着花香吹来,我双手托腮,略略仰起头,看见奶奶眉目中漾着浅浅笑意,眸中闪着安静的神采。抬头轻扯奶奶的月白对襟褂子,掩不住一脸急迫的渴望,“阿奶,什么时候摇桂树呀?”奶奶温柔地抚着我细滑的发,“小妮儿,等不及啦?真是个小馋妮。”眸光如水,盈盈。
院里的桂花树遮了半个院子,碧绿油亮的叶间,细碎的小花如颗颗繁星,簇拥在一起,我欢快地扶着树干,装模作样晃了几下,便雀跃着拾捡着地面上洁白无瑕的桂花,小心翼翼地兜在碎花小褂里,指尖沾染着清雅的花香。奶奶摇着桂花树,被风飞扬起的银发如同空中纷纷扬扬细碎如飘雪的桂花,唇角挂着宠爱的一缕微笑,默默注视着我跳跃跑动的身影。
朦胧中,桂花香丝丝缕缕被吹散于风中,越飘越远,记忆深处,似乎已有梦开作回忆中那永不凋谢的花。
赏月
月沾凉意,云载清风。月光透过树隙,丝丝缕缕挂下来,洒落一地斑驳的树影。清凉的月光流动于肌肤上,柔润美好。
红褐色的香案庄重地端放在庭院中,一片清辉中,细致的白瓷碟上贡着月饼、苹果、葡萄、梨子,一只小巧金黄的香炉置于中心。奶奶宽厚温暖的大手紧紧包裹着我细软的小手,另一只手仔细地替我扯平衣领,打理妥当,牵起我走进香案。
我手心微微汗湿地握住一把香,仰望着一轮皓月,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奶奶目光柔柔看着我稚嫩的面容,喃喃着:“月神保佑,一家团圆。”随即将我扯入温厚的怀中,细细摸索了一个月饼塞进我的手心,轻拍我的肩膀,“去吧,吃去吧。”我大口咬着香甜的月饼,一边在月下哼唱“仲秋夜,亮光光,家家户户赏月忙,摆果饼,烧线香,大家一起拜月亮,分红柿,切蛋黄,赏罢月亮入梦乡,乘火箭,月宫逛,看看嫦娥和吴刚”。
朦胧中,桂花香丝丝缕缕被吹散于风中,越飘越远,记忆深处,似乎已有梦开作回忆中那永不凋谢的花。
放灯
仲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河岸边,盏盏花灯接连亮起,宁静的河岸化为一片灯海,如同黑丝绒缎面撒上了千百颗璀璨夺目的宝珠,流光溢彩,错落有致。风吹过,月色、星光、灯影,交织在一起,清辉阑珊,起起伏伏,深深浅浅。
我挑着一盏月兔花灯,时不时踮着脚蹦高看着色彩鲜亮的各式花灯,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奶奶始终牢牢护着我,目光中充满宠溺,看着我欢欣鼓舞地探头张望。
来到河边,水面被盈盈烛光点亮,一盏盏莲花灯被从岸边放下,推入水中央,荡开波波细小的涟漪。我双手虔诚地捧着莲花灯,默默祈祷着,微蹲下身子,轻触水波,缓缓推远,静立于奶奶身旁,远远望着它驶入一片光明的灯海中。
朦胧中,桂花香丝丝缕缕被吹散于风中,越飘越远,记忆深处,似乎已有梦开作回忆中那永不凋谢的花。
花在此时落,月在此时圆,人间天上,歌起舞飞旋,记忆中,那桂香飘起时,是仲秋在心中的无尽怀恋。
中秋,故乡之镜
八年级九班 邓楠
月又圆,撩起些许思念,尘封已久的回忆,宛若一首熟悉的曲子萦绕耳边,中秋,正如一位古代的女子般坐于桌前,对镜梳妆,而那沉寂千年的铜镜,又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中秋,在家乡的故事里,总是有那么一丝味道,难以言表。薄雾被风撩开,在初秋的微寒中,奶奶挽着我的手,露水在她的鬓角边留下些许晶莹,碎花布鞋的脚步,顺着月饼的香气,一直轻踏到村子的南头。南头的西边潮湿的石板旁有那么一座桥,细细的伫立在薄雾中。奶奶拉住我的手,踏上那还留有着细苔的桥。把住栏杆,着手处,一片湿滑,恍若江南女子细腻的肌肤,淡淡的风有意无意的掀动着奶奶的印花衣角,掀动着奶奶的发,奶奶嘴里轻轻地念叨着:“踏南桥,踏南桥,保我小孙女平安长寿哟。”她手中的篮子晃呀,晃呀,发出细密的响声,奶奶细碎的脚步,走呀,走呀,踏遍了桥的每一个台阶,嘴唇颤动,白雾中回响着奶奶柔和的声音,氤氲着中秋的前奏“踏南桥,踏南桥……”
中秋,在家乡的记忆里,总有那么一种声音,氤氲缭绕。在纷乱的集市上,仔细而又小心地趴在一个个红布铺就的摊子上张望,看着一张张鲜艳的红色上的一个个生动的兔儿爷,小心地向前伸出手去,轻轻地拨弄一下,又忙不迭地缩回,猛地肩头有轻轻一拍,浑身一颤,回过头来,一个巨大的兔儿爷望着你,正在心里慌忙盘算是不是冒犯了神灵,兔儿爷却哈哈大笑,嘴里吐出一串京腔,才恍悟他的真实身份,却是贩卖兔儿爷的京城小贩,笑嘻嘻地把住你的手,拉到摊前,神秘的捧出一盖着红布的器件,一群孩子们劈里啪啦的从路上跑来,一双双手都向前伸着想第一个揭开布来,小贩也不阻拦,待到揭开,猛的爆发出一阵哄笑,只见一只猛虎背上却是个神气的兔儿爷,连路人也不禁莞尔。
中秋,在家乡的乐曲里,总有那么一段旋律,不可泯灭。月才真的圆了,巷子里的人家拧开一盏盏金黄的灯,黄雾便在热闹的空气中弥漫,飘散。我像只小馋猫眼巴巴地趴在桌前,等月饼端上,比盘子还要大出一圈,在金黄的灯下,饼上的花纹泛着光,在明亮的大厅里,恍如又一个月亮,大姑起身切月饼,银色的刀面游移着淡黄的光,她灵巧的手在月饼中央划出一个圆,我伸手要拿,大姑拦住我,轻点我的头:“小馋猫,连这也等不及。”传说月饼中央藏有秘密,所以,中央的月饼只给长辈,意为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爷爷却悄悄把我拉到一边,笑嘻嘻地从他的月饼上轻轻掰下一块,塞入我的嘴里,我睁大了眼睛,爷爷笑着点点头,我便细细地嚼起来,细腻的质感就像奶奶纺的绸,在嘴里萦绕着香甜,我咧开嘴笑了,爷爷也笑了,像个调皮的小男孩偷偷搞了个恶作剧一样。在这晚,我也不知吃掉了多少秘密了,却在中秋中吃尽了文化的味道,读懂了家乡歌中的民俗与温暖。
当中秋的身影来了又去,我终于在岁月的洗礼中,明白了家乡的旋律,空气中飘过些许浓厚乡情,那是家乡的歌声,风中吹过丝缕民俗的馨香,那是家乡的低吟,在中秋文化的天空中,月亮宛如一面铜镜,在乡情的擦拭下,映照着家乡的影子,越发清晰……
满月,中秋
九年级5班张莹炜
快到中秋,月亮变得湿漉漉的。
黑夜来得越来越早,月的失眠被不断地拉长,它挂在树梢上,有如一条赶海的鱼,人们只要伸伸手,就能触到她波光粼粼的肌肤。散淡的月色,也这样潮水般涨了上来。“楼台静,帘幕垂,烟似织,月如眉。”心事被卷到渺远的地方,那里夜凉如水,风月满江,万家灯火。
我突然想起了从前的中秋。
还清楚的记得童年的我,除了春节,格外期待的节日便是中秋。原因很简单,我的生日恰在八月十五,那样我就既可以吃到蛋糕也可以吃月饼,好像那天所有绚烂的烟火都是为我而燃烧,那么奢侈又美妙的幻想,现在早已不在了。那时候小啊,学校会提前早早放学,作业很少,我就在外面疯玩儿一大圈,弄得浑身上下全是土,直到肚子中储存的诗句被肠胃朗诵完毕,忍受不住,才催着爸妈赶快回奶奶家,我是想起那香甜的蛋糕了。每次到奶奶家,门总是开着的,奶奶系着围裙早就等在门口笑眯眯的说:“这是谁家的丫头呀?”我就嘿嘿地乐着。看到爷爷还在厨房里忙活,我知道吃饭还早,就一溜烟跑下楼玩去了。看着那个像蛋黄一样近乎透明的太阳散发着朦胧黄晕,从水泥钢筋构筑的这个森林的尽头慢慢落下,恍惚间眼前竟出现“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的景象,我有点期待夜晚那轮皎洁的孤月。
小孩子要是有了兴奋的事,是根本吃不下饭的,我就是这样,几次想把装蛋糕的大盒子打开,都被姐姐用筷子在头上敲一下:“你还吃不吃月饼了呀!?”我就撅起嘴,很不高兴的说:“我可以两样都吃嘛。”然而当我看着那个大大的精致的蛋糕和橙黄的很普通的月饼,我很快就忘记了诺言,碰都没有碰一下那块月饼,把奶油抹得满脸都是,心里觉得月饼比起蛋糕来还是相形见绌了。在回家的路上,看着月亮的清辉那么明亮那么安静的照着我,我觉得她好像想跟我说什么,她是责怪我了吧,责怪我这个不懂事的小孩不重视这个节日。可是那时我只是在舌尖上咋着残留的甜味,没有看到她冷白的脸,也不会想到这是最后一个团圆的中秋节。
因为我长大了。以后的中秋节我记忆中就很少回奶奶家一起过了,学校不再放假了,而我也总是心安理得的给自己找个看似理直气壮理由:上了初中功课就忙了。在有很多作业的又一个中秋节的夜晚,我看着那一个个小小的橙黄的月饼,心里突然涌上一种愧疚,轻轻咬下一个小小的月牙,那种香甜的感觉是我有些陌生,却又那么熟悉的,不强烈,却让我感到莫名的安心和慰藉。打开窗户,天空没有记忆般明净,月光意思意思的亮起来,万物变得柔和、幽静。孤傲和灵性,在寂然无语的背景中凝成花间的一壶酒,枫桥下的一舟渔火,乡愁中啼叫的一只鹧鸪。我轻轻的说,喂,你是认得我的,对吗?我就是从前那个傻傻的的小女孩,现在我才明白,没有月饼的中秋节算什么,没有团圆的中秋又有什么味道呢?我们在乎的其实并不是那一个月饼、一个节日,而是它寄托了我们太多丝丝绕绕的思念和对团圆的企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的清辉看似孤寂,其实她很幸运,每年八月十五,有一个真正爱月亮的民族,在昂首看着你,那一刻,它照着汉朝的宫殿,照着唐朝的长安,一直安慰着从古代至今屋子里的那些人。天上人间同时满月,万家团圆,我们会铭记的,会铭记这个千百年慢慢沉淀流传下来的节日。
苍天之上,中秋的月亮你还好么?
中秋拾忆
九年级6班李浩晨
黄昏充斥在空气里弥漫、扩散,夕阳渐渐染红了我的视线,云彩映着金色的光彩。天空原本是纯净的蓝,也被抹上一笔浅浅的黄晕。
又是一年的中秋,我漫步在老城区的街巷,从头顶静静飘落了几片小树叶,我抬头看见那高高的老槐花树啊,再也没有夏日的清香,头顶着落日的余辉,静静吟唱着落叶之歌。树叶莎莎作响,傍晚的风起了,秋风吹拂我的衣衫,将思绪拉回几年前的时光。
“妈妈,给我椰蓉馅的月饼!”
小时候的我,每逢中秋节,和其他喜欢甜食的小孩子一样,最期待的就是美味的月饼。那时候,月饼大都用普通的油纸包裹着,从里面拿出来每一个都体型“硕大丰满”。每次我都争先恐后地抢最喜欢的椰蓉月饼,一口咬下去,满口稣软清香的椰蓉,软软的面皮,香甜的味道回味无穷,那入口即溶的感觉让你忍不住地往咬下第二口。
中秋除了吃月饼,我最兴奋的事就是看月亮了。小时候,我总以为月亮一年只在八月十五这天才变圆,所以我总是很“珍惜”地观察那天晚上的月亮。记得那次我趴在窗台上望着圆圆的月亮,突然发现明亮的月亮上有几个灰色的“斑点”,便兴奋的喊:“妈妈!我看到月亮上的宫殿啦,有好多呢!嫦娥是不是在里面呀?”妈妈只好笑笑,很耐心地给我解释:“宝贝,那是月球上的陨石坑,不是广寒宫。”
“什么是陨石坑?“我不解地问。
“就是陨石撞击月球形成的坑坑洼洼的地表。”妈妈又给我解释。
我当然听不懂,还是抬着头仰望明亮的月亮,心里纳闷:“那嫦娥她住哪呢?”
乌飞兔走,时光匆匆 。后来我渐渐长大些了,后来我知道月亮是每个月都会圆的,后来我也知道,月亮上根本没有嫦娥和玉兔,只是一片荒凉寂静。不过这都没关系,最实在的还是吃的——月饼,它不会骗我,每逢中秋,我还是会幸福地拿着薄皮多馅的椰蓉月饼吃。
回忆中的中秋晚上,除了吃月饼,我们还会到姥姥家吃饭,姨妈、舅舅都一起来聚。我们一大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在圆桌上,桌子并不大,却摆满了姥姥忙活的菜肴,那些熟悉的美味,那些熟识的面庞……温馨的气氛如发酵的酒香一样飘过每一个人。姥姥家的客厅也并不宽敞,也许就是因为我们坐得近了,每个人的心才更近了。亲情如水,在小小的屋里满溢。
直到有一年的秋天,妈妈告诉我再也买不到那种薄皮多馅的月饼了,取而代之的是爸爸令回来的一个个大礼盒,说是人家送的。我拆开一层又一层精美的包装纸壳,最后发现只有四个玲珑的“小可爱”安静地躺在盒子里朝我微笑,还裹着金灿灿的黄布,真是觉得别扭。我刚要拿出一个尝尝,妈妈急忙过来说:“那个别打开啦,还得再送人呢!”
我无话可说。
为什么连月饼也渐渐不像月饼了?
我渐渐从回忆中醒来,眼前已经不是黄昏时的景象。苍茫的暮色降临,暖黄色的路灯透过梧桐树在马路上映出一片片金黄色的光斑。我的目光随着马路上奔驰的汽车驶向远处的济南路,那是这个城市的大动脉,夜色下像一条流光溢彩的河静静地流动。一座座高楼上的灯光光彩夺目……冲淡了星光,月色依稀。
我们生活在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
现代化的巨大齿轮碾过城市,留下高速公路和钢筋水泥。我们每天在城市里奔波忙碌,得到很多,也渐渐失去了很多。
今年的中秋节,本以为可以像往年一样,一家人在一聚起吃完饭的。可大姨都说有饭局不来了,爸爸也要值班。我便在家里早早地简单和妈妈吃了点,然后就一个人出来散步。中秋是团圆的日子,我只是希望这样的忙碌只这一次就好。
晚风吹拂起街道上的落叶,远远地飘去了。我又一次抬头仰望,月光如流水从苍穹倾泻,化作朦胧的水气弥漫着。愿所有离人的思念、祝福和心中千千万万的话语,都融化在这如水的月光中。
闯荡天涯的人啊,在这中秋月圆之夜,无论你走得多远,站得多高,都不要忘记那些曾经拥有过淳朴简单的美丽回忆,更不要忘记那一直挂念着你的亲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