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学做“新”老师
老师啊,学生不“爱”你,焉能听你课?
——新课程下学做“新”老师
现如今是个提倡个性的时代,学生有成百上千,其个性也是千差万别。而老师要摸准学生的“脉搏”,吃透他们的“个性”,还真要有几把“刷子”。
学生好做,老师难当啊。
一、你在学校快乐吗?
“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究竟是什么样?”“学生的学校生活的快乐吗?”
为了一探究竟,我们随机选取了部分学生,展开了一些调查,首先就学校生活快乐或不快乐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其次,就学生心目中理想教师的形象又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们喜爱的教师类型与现实生活中的教师类型存在一定的距离。
首先,我们对学生“到学校去是否感到快乐”设定了四个评定层次,即:“很快乐”、“还算快乐”、“不大快乐”和“完全不快乐”。调查结果如下:
表一:学校生活的快乐与烦恼
学生(%) |
|
很快乐 |
18 |
还算快乐 |
39 |
不太快乐 |
32 |
完全不快乐 |
11 |
由调查结果可见,学生认为到学校去“快乐”的人数比值达50%以上(包括“很快乐”与“还算快乐”两项)。从不同性别的统计结果看,男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与男同学相比,女同学中较多学生选择了“快乐”,从而也显示出女性对学校生活乐观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于是,我就学校生活为何“快乐”或“不快乐”的理由作了调查。
表二:中学生对上学快乐原因的表述
上学快乐的原因 |
学生(%) |
|
学习方面 |
上课有趣 学习很快乐 能发挥自己的能力 成绩好 |
18 2 11 3 |
人际交往 |
能与同学见面 喜欢老师 |
45 10 |
其他 |
11 |
表三:中学生对上学不快乐原因的表述
上学不快乐的原因 |
学生(%) |
成绩不好 学习困难 上课没兴趣 没有发挥能力的机会 老师不喜欢我 被朋友欺负 其他 |
18 20 22 8 26 4 2 |
关于学校生活为何快乐的原因,只有10%的学生选择了“喜欢老师”这一项,而因为“老师不喜欢我”而不快乐的学生却占26%。这些数据是否值得我们思考呢?在对学生谈话对象的调查中,学生表示,他们很少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来对待。
教师也时常会产生这样的困惑:清晨6点多离家,至傍晚6点多才能回去。一天工作12小时,不仅得不到额外的报酬,反而招致学生的抱怨和指责。教师们就是在这种矛盾的状态中艰难地工作着。如今已是传播手段高度发达、信息如潮的时代,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流却变得越来越困难。教师不知道学生究竟在想什么,学生对教师的批评职责也越来越多,彼此失去了信任和理解,教育的机能似乎也在不断地衰退。实际情况是,中学生对教师已不象儿童期那样顺从与依赖,青年在心理上与父母的“断乳”同样也存在于师生关系中,因而产生了对教师的不满和反抗。但这仅仅是因为看不到理想教师的一种挣扎,而不完全是要求摆脱教师。为了了解学生心目中理想教师的形象,又作了如下调查:
二、中小学生心目中理想教师的优质特质
理想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优质特质呢?事实上,理想教师带有鲜明的时代标志和个人色彩,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从自身的角度对理想教师会有不同的诠释。特别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理想教师更具有其独特的含义。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最关注的教师特质是“对学生一视同仁”。“对学生一视同仁”在小学生和高中生的选择中都是最多的(初中生中选择的人数是第二多),是进入前10位最多的特质。“普通话标准”也是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共同认可的重要的教师特质,它在进入前10位的教师特质中,在小学生和高中生中排第三,而在初中生中排第一。此外,“态度友善和蔼”、“教学方法灵活”、“宽容和理解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作业适度”也都是进入前10位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公认的重要的的教师特
表一、学生排名得分最高的前10项教师特质
小学生 |
初中生 |
高中生 |
|
1 |
普通话标准 |
对学生一视同仁 |
对学生一视同仁 |
2 |
良好的仪表 |
热爱本职工作 |
学识渊博 |
3 |
良好的心理素质 |
普通话标准 |
普通话标准 |
4 |
热爱本职工作 |
良好的仪表 |
善于激励学生 |
5 |
善于激励学生 |
良好的心理素质 |
热爱本职工作 |
6 |
对学生一视同仁 |
宽容和理解学生 |
教学方法灵活 |
7 |
态度友善和蔼 |
态度友善和蔼 |
教学经验丰富 |
8 |
宽容和理解学生 |
善于激励学生 |
良好的心理素质 |
9 |
有创新精神 |
管理水平高 |
宽容和理解学生 |
10 |
做事讲原则 |
学识渊博 |
善于倾听 |
表二、理想的教师形象
教师类型 |
Ⅰ |
Ⅱ |
善于进行考试、复习指导的老师 |
13 |
4 |
热心教学的老师 |
86 |
4 |
乐于交谈,能与学生一起开开玩笑 |
70 |
3 |
纪律 严明的 老师 |
56 |
3 |
能很好理解学生心情的老师 |
90 |
81 |
(注:列Ⅰ可任选数项,故五项合计比值超出100%,列Ⅱ则五项类型只能选一项,五项合计比值为100%。)
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最喜爱“能很好理解学生心情的老师”,其次是“乐于交谈,能与学生一起开开玩笑的老师“,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样的教师才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形象。12—14岁的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情感交流需求最为强烈的年龄段。他们渴望教师理解、关心、指导和帮助他们,乐于和他们交谈,彼此能进行心灵的沟通。这也是初中学生一个重要的年龄特征,
所以他们都欢迎注重情感交流的老师(如具有幽默慈祥、乐于交谈、平等待人、理解孩子心情等特点的老师)。然而,孩子们喜爱的教师类型与现实中的教师类型尚存在一定的距离。
由此可见,在与学生建立感情方面,我们的努力还是不够的,也与学生的要求存在较大的距离。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师生对好教师认知上的差异,我又作了如下调查:
表三、师生对好教师认知上的差异
教师N=50 |
学生N=100 |
||||
次序 |
品质 |
% |
次序 |
品质 |
% |
1 |
有事业心、责任心 |
88 |
1 |
理解、信任学生 |
86 |
2 |
教学能力强 |
82 |
2 |
尊重学生人格 |
83 |
3 |
专业知识扎实 |
68 |
3 |
对学生一视同仁 |
74 |
4 |
教学认真 |
62 |
4 |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
73 |
5 |
口头表达能力强 |
58 |
5 |
教学能力强 |
67 |
6 |
理解、信任学生 |
58 |
6 |
教学认真 |
65 |
7 |
有组织能力 |
58 |
7 |
事业心、责任心 |
57 |
8 |
兴趣广泛、知识丰富 |
56 |
8 |
对学生有耐心 |
57 |
9 |
尊重学生人格 |
56 |
9 |
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
65 |
10 |
重视发展学生智力 |
54 |
10 |
以身作则 |
49 |
11 |
以身作则 |
54 |
11 |
富于幽默感 |
49 |
12 |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
54 |
12 |
重视发展学生智力 |
48 |
13 |
严已宽人 |
40 |
13 |
兴趣广泛、知识丰富 |
48 |
14 |
开拓精神 |
38 |
14 |
有组织能力 |
48 |
15 |
对学生一视同仁 |
38 |
15 |
口头表达能力强 |
46 |
16 |
对学生有耐心 |
40 |
16 |
性格开朗 |
44 |
17 |
富于幽默感 |
34 |
17 |
专业知识扎实 |
43 |
18 |
性格开朗 |
32 |
18 |
开拓精神 |
37 |
19 |
穿着大方 |
28 |
19 |
严已宽人 |
32 |
20 |
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
26 |
20 |
和睦相处 |
26 |
21 |
和睦相处 |
24 |
21 |
穿着大方 |
25 |
从调查中我们看到,在教师心目中,一个好教师应有的品质,首先是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方面,如事业心和责任心、教学认真、课上得活泼易懂等,顺序上均排在前5位,人数也都达到60%以上。其次是对待学生态度方面的品质,如理解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等,人数均在55%以上。其中事业心、责任心和教学能力特别受到重视,不仅选择人数多,且认定其为第一、第二品质的人也多;而理解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及注意与孩子建立感情等项,不仅选择人数较少,排列顺序也相对靠后分散。更应给予重视的是教师们相对忽视自我修养和自身的人格品质,如以身作则、严己宽人、开拓精神均在10位以后,与人和睦相处、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居然位于最末两位。
在学生心目中,一个好教师应有的品质首先是在对待学生的态度方面。如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待人,对男女生、优差生一视同仁,和蔼可亲,幽默慈祥,乐于和学生交谈,开开玩笑等,它们不仅在顺序上排在前几位,而且选择人数也高居70%以上。其次是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等,如教学能力强、热心于教学且教学认真、有事业心和责任心。再次是自我修养方面如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以身作则。
通过对表中数据的分析表明,师生对好教师的总体认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教师重视教育态度、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而学生则不太重视这些品质;学生首先关注的是教师对他们的态度,教师则对之重视不够,在理解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男女生、优差生一视同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对学生有耐心这五个品质重要性的认识上,师生差异极显著。可见,教师们首先是把自己居于主导者指导者的位置;而学生则首先要求教师是朋友、知己,然后才是指导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特别在意教师对他们的态度,一方面反映了中学生人际关系上的某些心理特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中学教师在对待学生态度以及教师沟通能力方面的某些不足。
那么,如何使学生喜欢我们,信赖我们——沟通是关键。
中小学教师的沟通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师生互动、亲师互动、教师同仁互动等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沟通”是现代化、民主化社会里不可或缺的人际交往“工具”。每个人都需要与人沟通,也凭着天分与学习设法与人达成良好或有效的沟通。中国有句老话,“亲其师,信其道”。以师生之间来说,教师良好的沟通技巧不仅在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在于藉此达到教育或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认知及情意发展上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
三、老师的几宗“罪”
1、学生心目中不喜欢教师具有的行为:
第一、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
第二、讽刺挖苦甚至谩骂、“心罚”学生。
第三、违规收费,代收费用不跟学生结清帐目,不找学生零钱。
第四、向学生推销资料,或要求学生到自己指定的书店购买资料。
第五、要求学生家长替自己办私事。
第六、经常通知家长到学校,甚至训斥家长。
第七、依据家长关系暗箱操作确定学生干部人员名单。
第八、上课迟到早退,随意私自调课,甚至无故旷课。
第九、上课接听手机,阅读或发送短信。
第十、衣冠不整,或穿着短裤、背心、拖鞋等上课。
第十一、上班时间打牌、打麻将和“偷菜”或进行其他娱乐活动。
第十二、对干部子女、有钱人家的孩子异常关照。
第十三、进行有偿家教,特别是对本班学生进行有偿家教。
第十四、教学不备课,照抄别人的教案和练习答案。
第十五、不批改作业,或不按时批改作业,或极其简单马虎地批改。
第十六、长期拖堂,影响学生的课间休息与活动。
第十七、板书字迹潦草,龙飞凤舞。
第十八、在学生面前发牢骚。
第十九、考试前向学生透露试题,阅卷时私自更改评分标准,统计成绩时弄虚作假。
第二十、教学满堂灌,唱独角戏,酒后上课。
一个好教师,不仅有完善的人格、渊博的学识,还不断追求精湛的教艺、迸发着智慧的火花。这样的教师,心中装着学生,时刻为学生的发展着想;总是尽最大的可能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与此相反,有些教师并不受学生的欢迎。下面结合我校学生(七年级——高三)近年来对教师的教学反馈(问卷和座谈),谈谈学生不喜欢哪几种类型的教师,以期对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活动有所帮助。
2、让我们来听听学生的心里话吧:
“希望老师不仅要上好课本中的内容,还要使我们知道一些能理解的课外知识。”“希望老师多结合时政热点来讲课。”“希望老师多加些课外内容。”“如果您的课生动些、凝练些,我听课时就不会打盹了。”这是许多学生的呼唤!
“有些老师从不叫学生到黑板上去做,自己做自己的。”“希望老师讲课不要太快。”“希望老师多提问学生。”这是许多学生的期盼!
“希望老师改进教学方法,不要太偏心。”“有些科任是别班的班主任,对我们班非常不友好。”“希望老师不要偏心于隔壁班。”“爱每一个学生,才能得到每一个学生的爱。”“请多关注我。”这是不少学生的心里话。
“老师教学生动、有质量,这样的课让我上再多也不厌!”学生这样说。
“希望老师上课时,不要阴沉着脸,那样会使课堂气氛不好。”“总是阴雨的滋润,花儿是开不好的。”“希望老师多一点笑容,多一点关爱。”“希望老师幽默些、风趣些。”“您的信心是我的希望,您的微笑是我的信心。”“有些老师会对我们露出失望的神情,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让人难受。”“您的一个微笑,是我的一份信心。”“请把微笑带进课堂。”这是许多学生对“笑”的祈盼!
“希望老师多体谅学生的小毛病,多想方法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有些老师脾气不好,常无理由骂人,我们实在受不了啦。”“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我们,为人师表自己应先做好,不说粗话。”“老师批评上课不认真的同学时,语言婉转、幽默一些,这样容易被学生接受,又活跃课堂。”“老师,您对我们如果能多一些包容和理解该多好。”这是很多有缺点的学生的内心独白!
“我的成绩不好,可是我不想落后。”“我的文化知识比不过别人,但我有艺术细胞。”不少学生委屈地申诉。
“老师,请在家长面前多说我的好话。”“老师,我很怕您叫我的父母来学校。”“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找爸爸。”不少学生忧心忡忡地嘀咕。
“我们希望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能对我们负责任。”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有一颗爱心和负责任的老师。
“老师,见到您,我的脚都发软。”“老师,见到您,我的眼睛就失去了光芒。”这是学生疏远教师的信号!
“老师,给我一点面子。”学生心里无奈地呻吟。
“老师,请您大气点。”“我们什么时候能遇上一个可以促膝谈心人品好的老师?”这是不少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
四、教师心目中理想的学生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该是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该是积极进取、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富有个性、富有自己独特见解和思想的学生。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该是自信自强,永不放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充满旺盛斗志和乐观精神的学生。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该是善于和人相处,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特长的学生。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该是有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赢得最高学习效率的学生。
首先,他(她)不一定要学习成绩拔尖,但要认真刻苦。据大众调查显示出:学习成绩好的人比认真刻苦的人更招人疼爱。因为他(她)脑袋好呀!没错,但他(她)的脑袋好是先天因素,而认真刻苦的人是后天努力。这种人更让人觉得脚踏实地,更能信任。所以,老师心中的理想学生一定要认真刻苦。
其次,他(她)不一定要有好看的外表,但要有号召力、影响力。因为只有好看外表却没有实用价值的人只能送上雅号——“花瓶”。可有号召力的人就不同啦。他(她)可以让同学们信服、服从,有特殊的领导能力,那样,老师有了他(她),就省了一半的心啦。所以,老师心中理想学生一定要有号召力、影响力。
再次,他(她)不一定要有逗老师开心的勇气,但要有为老师分担问题的能力。逗老师开心只是一种“眼前”效果,但并不能解决问题。而 能为 老师出主意,谋策略的人才真正考虑到了实质,帮教师摆平了担心的、烦恼的事,这才达到长久的效果。所以,老师心中的理想学生一定要有为教师出谋划策的能力。
最后,他(她)不一定要善长承担错误,但要知错就改。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都会犯错误,但只会承担错误的人只是拥有了勇气,却不一样能搏来原谅。因为他(她)没有改的决心。可另一种人,知错就改,知道错了便有改掉的毅力,这才是该赞赏的人。所以。老师心中的好学生一定要有知错就改的毅力。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