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之窗

中小学教师基本职业要求的研究

来源: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0-11-17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小学教师基本职业要求的研究

本研究应用工作分析方法编制问卷,对教师职业活动进行分析并在调查基础上,以心理测量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探索了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要求,编制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年度评价表》。

从学术文献发现中,除了政府的法律法规以外,中外学者认为中小学教师的基本职业要求应该包括基础知识、职业技能、认知能力、沟通技能、个性及其他特征等方面;其他特征中又包括心理素质、兴趣、教育和经验。本研究以中小学教师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职业技能和心理素质为重点进行探索,以四份问卷为收集数据的媒介;北京地区700名中小学教师和100多名行政人员参加了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了以下主要成果:

一、本研究从中小学教师的日常工作活动和他们对教师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能力、职业技能、职业心理素质的评价中发现:1.参加问卷调查的中小学教师每周平均工作50小时左右。2.在教师们认可的职业要求中,最重要的10项是:掌握任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课堂口语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掌握和运用教科书的能力;公正评价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以身作则的能力;教学中的应变能力;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从这些要求的内容可以看出"教书育人"是中国教师公认的一个重要行为准则。为检验教师基本职业要求的内容效度,本研究又进行了一个骨干教师-新教师的基本职业能力对比的子研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40项基本职业能力中,骨干教师在39项得分的平均值都比新教师的得分平均值高。这个子研究的结果显示,这些有关教师基本职业要求的项目能够较好地区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本研究归纳总结的中小学教师基本职业要求的内容效度是可以接受的。

二、根据本研究结果,编制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年度评价表》。该评价工具包括了职业心理素质、基础知识、认知能力、沟通能力、教学能力、教育和管理能力、个人发展能力等七个方面的85项的具体评价内容。

三、在研究中使用了项目反应理论中的单维性效度检验方法检验了问卷假设子维度的结构效度;该检验方法帮助研究者从数据分析结果中发现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分析数据的新方法。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