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1年高中地理组工作总结
高中一年以来,高中地理组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各年级部教学教研计划为指导,在教导处和年级部领导下,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落实各项教学措施,改进教学方法,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全组教师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成效显著。
我们地理组共有11名教师,担任了高一、高二33个必修班和高二、高三7个文科班的教学任务,褚立军、丁建勇、魏波三位老师还担任班主任,工作量饱满。在人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不叫苦,不喊累,坚持认真教研,踏实备课,教书育人,争做好教师,为了一中的腾飞,我们一直在努力工作着。
一、教学工作汇报:
高一年级5名教师,每人4--6个班,每周8--12课时,卫波是班主任,王大鹏、王坤芳、杨慧芳是副班主任,工作量饱满;高二年级3名教师,每人6个班,每周12课时,丁建勇是班主任,工作量饱满;高三年级3名教师,4个文科班,褚立军是班主任, 周婉琳 老师已经连续四年送高三。
各位教师克服了家庭和个人的种种困难,本着对教学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心全意为教学,一直把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当做头等大事,教学成效显著。
二、备课组工作汇报:
各备课组每周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时间各一次,每次时间2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各年级资源共享,同年级内部统一资料,统一进度,统一教法,统一作业,统一考试。每周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时,分工协作,主讲者既讲教法,又讲学法,既备教学内容,又备巩固练习;其他成员再作补充;在此基础上再各自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辅导,教育教学工作深受学生欢迎,学生成绩逐步提高。具体做法主要有:
1、组内学习:地理备课组的各位老师都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及业务学习,工作中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大力提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吃苦的精神,一丝不苟的履行职责,扎实的搞好本职工作。为了提升业务水平,我们经常上网搜集教育教学前沿资料,解读新课标,学习新教材,钻研新教材,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修养,在教学环节中重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力争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2、集体的钻研交流:新标准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有自主权,处理教材和运用教材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弹性。为了深刻理解和把握好教材的实质,更好的深挖和运用好教材,结合我校学生特点编写好教案,上好每一节课。另外,我们备课组成员将自己的优秀教案和课件进行共享,课后不时反馈课堂情况,交流教学心得,总结经验教训,共同制定改进措施。将一些学科的优势资源和个人的优势项目做到了最大程度的整合。
3、集体的备课研讨:我们通过集体备课,专题探讨,相互听课,教学研讨,成果展示和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整合我校地理学科的资源,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水平,重组和优化了教材的结构,为多元化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每周都固定时间召开备课组教研活动。备课组活动时,首先针对上一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心得进行回顾和梳理;然后结合进度对照教材,对下周教学内容进行重难点分析和教法学法探讨,充分估计学生学习时会出现的困难,并磋商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最后我们结合学校、年级部教研组的一些要求,进行调整。使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有“常规”和“主题”,为了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主题”中都有针对性,有特色。通过集体教研活动将集体的经验结合,互相补充,形成了备课组的凝集力,发挥了整体作用,实现智慧互补。
4、创新中寻求突破:以新课标提出“以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为出发点”,多开展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激发学习热情和主人公意识,多联系生活中与地理相关的事例,使学生感到地理对“生活有用”而愿意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为了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诱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我们开设了学科的选修课。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每一个阶段的学习,也为了让学生从考试的成就感中寻找兴趣,我们课组精心设计了合理科学的题目,在合适的时间,测验和激励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反过来又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
三、2011届高三一些成功的做法:
2011届高三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1届高三在高二文科班成立伊始,在教研组集体研讨的前提下,备课组就详细制定了“狠抓双基,深挖潜力,鼓舞士气,提高效率”的一系列措施。
1、教师备课:(1)紧扣课标,对地理课程标准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解读,使地理复习备考更具有针对性。对照课标和相关教材,对没有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要进行补充完善;课标中没有的,一般不作为高考要求,只作一般了解。现在的一标多本,由于在同一标准下教材编写者的理解不同,说法也有不同,因此考试的重点不可能是很细的知识点,只能是课标规定的、比较主要的知识点。(2)深入研究高考,尤其对近三年的高考做细致的分析研究。将这些信息作为对高三复习的基本指导。(3)集地理教研组集体力量,研究高考,商议对策。 珍惜每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并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资料,为备考添砖加瓦。(4)集体备课,团结合作,坚持每堂课、每个环节、每道练习题、每个课件都经过备课组的集体把关,做到“进度统一、练习统一、课件统一、考试统一、讲评统一”,以大统一为原则,以小灵活作补充;实现教师优势互补,教学资源共享。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备课组的战斗力和复习效率。
2、教学采用了“三步”教学法,提高效率。(1)课前延伸:创建学案。学案包括理论知识构建和习题预热,以完成课前延伸,查漏补缺,让学生带着知识初级体系和疑问进课堂,以提高听课效率。(2)课堂精讲:遵循深化、提高原则,只讲重点、难点、学案疑点。(3)课后深化落实,具体包括六项措施。①精选习题:结合进度,精选针对性习题。题目来源:教辅材料、自选习题。对于题量,注意“度”的把握。避免猜题押宝,搞题海战术。②一天一练、加强训练,一天一练——选择题,目的:小专题、选择题技巧、知识面。加强训练——只练文综二卷26题题型,目的:知识整合、答题规范。因量少、题目新颖有趣,易被学生接受。③随堂测试:每节课用十到十五分钟。提高速度;有效保证课后有效复习。④单元考试。⑤自我反省,快速提升;要求学生以错题本为载体,学生分类收集自己的错题、好题。教师面批,师生交流,充分调动学生能动定,逐个击破难点,以期快速突破能力瓶颈。(6)及时批改,讲评到位。a、及时批改 作业批改第二天与学生见面,测试模拟则在三天之内必须批改讲评。b、讲评要把握三点:高考大方向;重点、难点;学生知识缺陷、思维障碍。C、评出四个内容:评命题意图、评解题方法技巧、评错误原因、评答题规范。尤其对综合题而言,要求学生要尽量运用“地理术语”表述,避免答案“口语化”。对于分析一些地理特征及原因的答题需要把特征和原因一一对应,要能够体现出因果联系。d、规范答题习惯。 对答题的字体大小、行距、书写速度等做具体要求,通过作业评比、试卷展示,面批等方式,切实改善学生的答题习惯。
3、分层次教学:(1)文科生人数少,全部学生都是我们的希望,都是力保的苗子,不放弃、不抛弃。(2)尖子生:吃饱(金试卷)。中等生:吃好(学案习题、一天一练、巩固练习)。后进生:吃得了。(学案习题减量)。(3)面批,开出针对性处方。知识、方法、技巧、适应性、速度、情绪等方面调整。
4、以信心鼓舞士气:高三文科学生流失严重,这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士气。作为任课教师,我们积极配合班主任,以教师的乐观、自信影响学生,保证他们稳定在积极状态。同时,让学生相信只要按照老师指引的方向前进,就一定会成功。以信心和霸气带动学生积极应战。
11届高三的成功经验现在已经在新高三和新高二文科教学中得到了发扬和应用,相信明年乃至后年的高三文科依然会大放光彩。
四、主要成绩:
2011年3月:丁建勇被评为胜利教育管理中心高中地理教学能手,
2011年5月:丁建勇被评为东营市教育局“东营市高中地理教学能手”
2011年12月:许纪泉获得东营市教育局优质课评比二等奖。
2011年12月:丁建勇获得学校“最受群众欢迎的党员” 光荣称号。
2011年12月:杨洪娟、许纪泉、丁建勇获得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光荣称号。
高中地理组
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