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升我们教师的素养
怎样提升我们教师的素养
一、要追求人格的完美
要做学问必须先学做人,或至少在做学问的同时学做人。人格的完美是无止境的,使人格达到完美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那么,这个最高境界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心灵的自由和道德的完美。心灵的自由意味着超凡脱俗,以超然的态度面对人生,面对生活。这不等于看破红尘,修炼成仙,因为无论一个人的修养达到怎样的境界,他始终是作为自然人、社会人而存在的,终究要以物质生活为基础。我所说的心灵的自由是拥有丰富的智慧、崇高的信仰、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游刃有余的处事之道。
老师要追求人格的完美,不仅是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工作的需要。仁慈换来仁慈,野蛮滋生野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要多读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样才能长流长满,不致枯竭。读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博览群书,目的在于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天文、地理、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二是读业务方面的书,尤其是教育教学专著、经验介绍等,都该认真阅读,细细品味。重点内容、重点章节更要反复阅读,直到读懂,有的还可以尝试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阅读报刊、阅读网络,可以让你对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阅读经典能使你不断地思考,会在无形中提升你的品位,强化你的人格魅力,从而影响学生。通过多阅读,还会从世界的时事、体育、娱乐新闻中找到与学生交流的话题,增加彼此的交融性。
三、要善思
反思性教学是近年来在欧美教育界备受重视的一种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理念,其中浓厚的反思与批判气息,确实给当代教学注入了活力,尤其使经验性教学得到了根本性改变。
教育家波斯纳斯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是肤浅的知识”,进而总结了教师成长的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能自觉反省和客观评价自己的昨天,明确今天的现状和任务,科学的规划明天。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做到清醒明智。其实,一个人应该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问问自己:我做了些什么?我能做什么?现在应当干什么?要做到什么水平?明天该怎么样教?能自觉地反省昨天,把握今天,科学地规划明天,你就是一个明智清醒的人。 (摘自:《中国教师行动网》
)
如果一个教师心中有规划,按计划坚持下去,天天反思,天天有收获,一定能提高自身素质。思则得,不思则不得。所以,教师应当经常反思自己,通过反省了解自己,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的目标,坚持不懈,才能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四、要勤写
写是学习实践后的总结提高的重要一环,是实践向理论的上升过程。不会写就不会有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记下成功的经验,记下自己的感悟,记下失败的教训,记下典型的驾驭案例,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做出文章来了。多看别人的教育论文,学习人家的教法和写作方法包括文章的一般结构、新颖的思路、创造性的语言表达方式等。写教育笔记是积累研究素材的途径,也是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过程,不可忽视。
教育家李永新说:“教育随笔能够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要求教师每天写一些,记下只言片语的随感,记下丁丁点点的思考,坚持不懈,勤思一些问题,多写一些文章,将来一定能小有成就,从中一定能找到幸福的感觉。总之,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在教给学生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怎样做人。师者,人之表率,要想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一定能提高自身的素养,为培养新世纪合格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