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之窗

浅议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1-25 浏览次数: 【字体:

  语文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要求而设置的,同时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集中反映、教学效果的体现。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会正确、合理地设置提问内容,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如何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它对语文教师的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我们经常旁听一些教师的授课,发现许多老师的提问是没有目的的,达不到课堂教学应有的效果。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语文课堂的提问呢?

    首先,语文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在说电视广告词的时候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且兴趣盎然。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广告做得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课堂提问的设置也应该像广告词一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思考。

    其次,语文课堂提问还要能够体现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堂教学不是无序的、漫无目的的,每节课都有它的目标任务,而这一节课的提问就要围绕着目标任务来设置。只有围绕这些,学生才能在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才能够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语文课堂提问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课堂提问内容的设置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既然课堂提问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提问呢?

    一、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能引起学生的思考

    班级里面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所以教师所提的问题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过于浅显也不能过于深奥。太简单的问题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达不到教学目的;太深奥的问题学生答不上来,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设置课堂提问时要二者兼顾,让学习程度差点的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回答出来,让学习程度高的学生能够正确地回答。

    二、课堂提问要选择合适的时机

    把握课堂教学时间,选择合适的时机提问。及时提问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课开始时的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上课过程中的提问可以疏通和理顺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课堂快结束时的提问,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和麻痹心理。

    三、要注意提问的灵活性

    语文课堂的提问有很多种形式,而每一种提问方式的作用及所能达到的效果是不同的。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学生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不可能全部正确,而会答非所问,或者干脆答不出来。因此,教师应根据情况变化,有针对性的提问,不能不顾课堂的实际情况,一味地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

    四、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对于回答有创造性的的学生,给予赞美;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尤其是那些有进步的学生;对于胆小怕羞的学生,给予鼓励;对于一时答不上来的学生,给予希望,希望下次能够回答好。只有通过不断提问,不断鼓励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学好知识。

语文课堂的提问方式有很多种,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

    一、直接提问

    即就一个问题而作出的明确发问:“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文中的主人公是谁?”这种提问方式应用十分普遍。但是,它缺少趣味性,在一堂课里面如果运用太多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也会使课堂气氛不活跃。

    二、逆问提问

    即反向发问。例如《驿路梨花》一课,教师可以问:“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它和全文有什么联系?如去掉这些环境描写好不好?”这种逆向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采用这种方式提问,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

    三、对比提问

    即在提问中包含对比的意思,促使学生深入寻找事物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故乡》一文中关于杨二嫂的两次描写,年轻时的杨二嫂是“豆腐西施”,中年时的杨二嫂是“细脚伶仃的圆规”,教师可以问:“同是一个人,是什么原因让她变成这样?说明了什么社会现象?”教师也可以让同学们把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进行对比。这种对比提问能让学生发现矛盾,在比较中提高认识和鉴别事物的能力,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

    此外,还有绕道式、搭桥式、复述式、揭示式、选择式、诱导式等多种提问方式。课堂提问是一种艺术,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努力使课堂富有生气,不断改革创新,使提问技巧日趋完美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