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之窗

教育叙事研究提高校本教研实效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6-17 浏览次数: 【字体:

在广大教学一线的教师中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既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发展,又提高了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积极开展教育叙事研究

1.让老师们明白什么是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它是研究者(主要是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这种借助叙事文学的描写手法来描述教育问题,进行教育研究的方式的最大意义就在于真正能使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使教师人人都可参与教育研究,使教师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使教育研究从专家手里回到教师手里,从天堂回到人间,从神秘走向草根,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分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状况。

2.让老师们明白教育叙事研究的内容

 教育叙事研究的范围甚广,主题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可以说,教师的教育活动范围有多宽,其叙事研究的领域就有多广;教师的工作有多少种类,其叙事研究的主题就有多少类型;教师的工作内容有多么宽泛,其叙事研究的内容就有多么宽阔。教育叙事研究的内容要围绕现场工作、现场经验文本和研究文本这三个事件展开。

 现场工作是叙事研究者亲身体验生活和获得现场经验的过程。在课间10分钟里,教师们趁热打铁、激情未消、有意无意的教育笑谈;课堂上、集体备课时、业余时间里,师师、师生间在第一时间产生的真实、有效的争议、评价。

 现场经验文本是指研究者所获得的现场资料,形成现场经验文本有多种方法,如讲述或撰写故事、研究访谈、日记、自传和传记、书信、谈话、现场笔记等。

 研究文本是指叙事研究的格式,叙事研究文本可以用文学、论文等不同的风格撰写,可以形成描述的文本、解释的文本、讨论的文本、叙述的文本等多种格式。

3.让老师们明白写教育叙事的方法

 教师们写教育叙事主要是通过讲故事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第一,叙述的故事是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在叙事中,教师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第二,叙述的故事中包含与事件密切相关的具体人物。在叙事中,把自己置于亲身经历的场景之中,注重对个人或学生的行为进行解释和合理说明;第三,叙述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在叙事中,要记述自己日常教育生活中鲜活生动的情节故事及故事的细节。要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叙述出来,并且对其行为收到的效果进行不断的反思。

 写教育叙事,既是研究,也是实践。它既包括自己的反思,也包括真实的记叙和理想的展望,但成功的教育叙事研究有一个前提:即爱思考、爱读书、爱写作、爱实践。

4.让老师们明白怎样撰写教育叙事类文章

 结合自主教育、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三个子课题的研究,学校应该要求教师们随时记录教育教学和教师本人所发生的事件和实事,教育叙事撰写分为:德育故事、教研故事、教学故事。

 为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真实的行动研究,特别是关注第二次发现问题之后的一种行为跟进,即问题生成、生长的过程。学校要尝试着规定撰写教育叙事的一些基本要素: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问题(设计方案)?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兴奋或辛酸的感受?等等,这些措施成为培养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的最优方法之一。

 德育故事如:《考试还是教育》、《老师曾经和你一样逆反》等。教育就是爱,成功的教育就是巧妙地施爱。教师们只有更新爱的观念,用现代教育观念武装自己,师师之间、师生之间才能架起一座理解、沟通、平等的桥梁。

 教研故事如:《伤害在无意间产生》、《我出题,我快乐》等。正是由于教师的评价理念发生变化,评价渠道多样,抓住时机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从而产生了评价的良好效果。

 教学故事如:《一分钟的收获》、《送给学生一个微笑》等。教师在反思中明白了: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多么重要。

 通过教师们讲述“我的故事”,倾听“您的故事”,在反思的故事中促进了师生成长。

重视推进教育叙事研究

1.让老师们明白教育叙事研究的意义

 教师们写出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教育叙事,推动了校本教研和科研的发展,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教育叙事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原理,能促进教师对教育理念的再认识。教师们在对自己教育教学事件的反思中完善自我。

 能促进教师身心发展。实践证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不仅可以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以帮助教师从日常复杂的教学工作中脱身出来,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从而使教师能够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逐步实现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

 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经历教育叙事的过程,优秀教师的成长除了不断积累教学经验,还要不断对教学进行研究与反思。

2.让老师们明白教育叙事研究的作用

 没有开阔的视野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入,校本研究就会失去方向;没有课题研究,校本研究就缺乏动力和境界。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一直坚持“自主成长”,即内化为教育科研和外化为教育质量。教育科研为学校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学校的“自主成长的认识和实践研究”课题包含三个子课题:在德育领域实施“自主教育的认识和实践研究”,建立起学生自主管理的理念、框架和评价体系,促进班级管理模式的改革;在学习领域实施“自主学习的认识和实践研究”,建立起“自主导引,三学一练”教学模式,使教师导引学生自学、互学、教学、当堂训练成为一体;在学生特长领域实施“自主发展的认识和实践研究”,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教科室请科研骨干教师领衔、三个子课题研究同时推进,让教师们在课题研究中进行修习,在修习中进行科研,充分发挥了课题在学校教育叙事研究中的领航作用。

 教育叙事的交流与分享

 教师们叙述的故事需要得到肯定。“自己帮助他人”、“自己帮助自己”等成功体验,在课间笑谈、叙事沙龙、教研组交流会、教育叙事总结会,以及在各种报刊、杂志上,进行分享与交流。在分享交流中,一要把问题放大,以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二要把想法加以提升,以促进大家从更高的层面和视野来思考问题;三要尽可能地介绍相关问题的经验。在分享交流中,更深入理解自己的专业活动,实现新的专业成长。

 教育叙事研究使教师们在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中,将教育变成了一个充满灵性和创造性的艺术过程。在自己欣赏自己,自己感动自己的内化中,体验着教师职业的幸福;在“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外化中,展现着教师职业的崇高。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