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之窗

反思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科研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4-2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以课题为突破口,推动学法教法革新

自实施新课改以来,许多学校都及时找准定位,树立走“科研兴校”之路,作为新课改弄潮儿的教师,应该抓住机遇,以课题为突破口,努力推动学法教法革新。为进一步深化贯彻新课改的理念,结合个人在课题研究中的主要任务,我们更注重情境教学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精心设计情境的呈现方法。如借助语言描述、实物陈列、电教手段、任务卡片、多媒体技术、局域网传递等途径。教师要多利用电教手段、多媒体、局域网传递这三种手段,来激活学生的思维,点燃创新的火花,加强学法指导,促进相互的交流与合作,真正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成为教学不断生成的平台,竭力摆脱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教学模式,采用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的教学模式,大胆尝试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的教学模式。

二、更新教育理念,奠定课改理论基础

新课改需要理论指导,没有理论的课改是盲目的,只有掌握了先进的课改理论,才能避免盲目性,少走或不走弯路,才能发挥创造性。而教师是实施新课改的关键因素,直接决定新课改的成败。因此,自我充电,强基固本,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技能,融入课堂,大胆整合,积极撰写经验总结、教学感悟或课例论文,或借助教育网站这个平台,建立自己的个人专题集,坚持写教育随笔。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而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

课题研究是个载体,是个平台,借助他,可以使教师进一步理清新课改的新思路、新理念,让教师更顺利地走进新课改、实践新课改。其实,每位教师都可以围绕课题可以作一点思考,那就是与自己所任教学科的整合。在我们呼吁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也要呼吁全体教师借助科研,人人思考,人人实践。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工程,没有现成经验和固定模式,这一路走来,就是靠紧紧依托教育科研,步步走进新课改。“战斗正未有穷期”。在浓厚的科研氛围下,在大力推进新课改的进程中,教师要以教育科研为舞台,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不断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明天才会更美。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