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常用两方法
研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其特点是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从而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已从最初的兴趣小组、活动课、专门必修课,发展到越来越广泛地向学科教学渗透。作为“指挥棒”的高考,近几年在一些试题中也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2002 年和 2003 年全国高考卷中研究性学习试题已经有所体现。这一变化说明:高考命题已经进一步从考查知识为主转变为考查能力为主,而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常用的两种方法进行介绍。 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为了深入了解教育实际情况,弄清事实,借以发现存在问题、探索教育规律而采取的系统的步骤和方法。此种方法是中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最为常用的方法。其中问卷和访谈法尤其适用。 一、问卷调查法 它是运用统一的有问有答的资料搜集工具向各个调查者了解情况和意见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成本低,简单易行,在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时,可以大量使用这种方法。 1. 编制问卷的形式 (1) 简单答案式。回答者用简单句子表示个人对命题的意见。 (2) 是否式。回答者对命题表示个人是否同意。 (3) 选择式。回答者从调查者规定的多种答案中挑选最适宜的答案,加一记号。 (4) 排列式。回答者用数字表示几种答案应排列的顺序。 (5) 评判式。回答者表示个人对命题的判断和评价。 一张问卷可以有几种形式。在编制问卷时必须强调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2. 问卷题目的科学制定 问卷检查法的关键步骤在于问卷的编制。可以参照如下原则: (1) 在问卷前面的说明或所附的给被调查者的信中要明确这项研究的目的、意图、意义,让被调查者感到花时间和精力来填写这张问卷是值得的、有意义的。 (2) 除了少数几个要求提供背景或统计信息的题目外,其余题目要与研究的问题、假使直接相关。 (3) 题目要清楚、不含糊,使用术语要使答卷人明白。避免使用模糊的、技术性的术语及行话。不论是填充、选择,还是问答,问题的内容和要求必须交待清楚、明白,使人容易理解。 (4) 编制问题时要尽可能让被调查者填写时感到简单,很容易回答,一般情况下尽可能少的用问答形式。在一个题目中只准包含一个问题。 (5) 防止导向性问题。这些问题隐含着或期望的结果,这些题目常常暗含一种具有偏向性的回答。如:“你赞成体罚孩子也是教育的必要方式吗?” (6) 所提问题应是答卷人能够提供的信息的问题。所有题目都要与卷人的信息背景相适应。否则无法调查到真正的资料。 (7) 避免双重定义、歧义的问题出现,以免影响调查的结果。要使答卷人读懂题目。 (8) 避免那些会对答卷人带来社会或职业压力的问题,即不要问那些让答卷人感到不满的问题。如问一个学生“你认为你的智商不足以完成高中学业吗?” (9) 避免问那些个人的、敏感或微妙的问题。 (10) 为了便于统计,要规定选择题应选答案数量,选择题应具有排他性。收集定量的信息时,要求答出明确的数量而不是平均数。 (11) 短一些的题目总比长一些的题目要好,简单一些的题目要比复杂一些的题目要好,宁可多设计题目,也不要把问题复杂化。 (12) 应尽量避免使用否定题目和双重否定的题目。 (13) 问卷的内容和文字口气要体现对被调查者的尊重。要虚心,有耐心。 (14) 注意问题的科学性,防止出题不科学而给被调查者带来思想混乱。 3. 编制调查表 编制调查表要符合以下要求。 (1) 表的标题应简明醒目,使人一望而知其意义。 (2) 表的大小须能容纳所有调查项目,并便于携带和保管。 (3) 表中的调查项目应作有系统的排列,要简明清晰,每一项目均须留有足够填写该答案的空白。 (4) 为防止答案不确实,宜有相互参证的调查项目。如调查某地区学龄儿童入学率,既有全地区适龄儿童数,又有入学儿童数,以便参证。 (5) 表尾应注明调查单位,并留有书写调查员及填表者的姓名和填表日期的空当。 (6) 调查表应附有“填表说明”,首先应说明调查的目的和重要意义,以解除被调查者的怀疑,争取被调查者的协作和配合。其次,要说明填表要求,有关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填表时应注意事项等。 4 .问卷调查的一般步骤: ①确定问卷调查法的类型。通常把问卷分为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 ②问卷调查设计。明确目的,建立前提假设和理论框架。问卷设计展开,问卷一般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调查问卷设计的要则。不论设计哪类问卷,提问时都应做到前面讲述的注意事项。 ③问卷的试调查。试调查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运用问卷在几十人的小范围内作试调查。它有两大好处:其一,可以找出问卷中存在的问题。其二,可以测试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④确定调查问卷印数 ⑤怎样提高问卷回复率 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问卷的发放和回收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分发、寄发、媒介发布。 ⑦问卷调查法的优缺点评估 二、访谈法 这是调查者根据预定的计划,围绕专门的主题,运用一定的工具(如访谈表)或辅助工具(如录音机、网络、电子邮件),直接向被调查者口头提问,当场记录回答并由此了解有关社会实际情况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可以克服问卷调查法中不回答的问题,可以提供一种向深层探索的机会,题目可以更具开放性,有的调查数据更具个性化。尤其对受教育机会较少的被调查者,此法更适用。 实施访谈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谈话要遵循共同的标准程序,要做好访谈的准备。 2. 选择访问对象时应考虑到对方能否提供有价值的事实材料,是否乐于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因此,要对被访问者的经历、地位和个性特征,事先有所了解。这样在访谈过程中可以有的放矢,保证访谈的高效率。 3. 关于访谈所提出的问题简单明了,便于被访谈者回答。过于拗口或者与被访谈者专业、知识背景差距甚大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回答的真实性。 4. 访问的时间和地点应以不影响被访者的工作或学习为前提。 5. 访问者取得被访问者的信任和合作是关键。 6. 访谈时要掌握好发问的技术、提问的技术,用词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调节发问的用语与方式。要善于洞察被访者的心理变化。要机智,善于随机应变。 7. 谈话内容要认真记录,以备以后整理资料用,在记录时尽可能记下每一个细节,因为当中可能蕴含研究的重要内容。 8. 访谈者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虚心、诚实、大方、礼貌、不卑不亢。 在实际防谈中,以下几点是必须特别注意的。 1 .在访谈中,调查员要保持中立的态度,不要把自己的意见暗示给被调查者,否则会影响资料的真实性。 2 .要把握访谈的方向和主题焦点,防止谈话偏离调查主题,以免影响效率。 3 .使用的语言要简明扼要。 4 .根据被调查者的特点,灵活掌握问题的提法和口气。 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是采用得较多的非实验方法。只要遵循它们各自的原则去实施,也能对研究的问题有比较客观的成果。研究性学习淡化知识人为分割,淡化学科间的界限,以任务为中心,将知识学习融于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而这两种方法的运用也直接培养学生的调查、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