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之窗

时代精神的折射基础课改的亮点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4-11 浏览次数: 【字体: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打破原有课程的知识本位、分科主义的做法。加强课程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同时尊重知识经验的整合性,倡导课程的综合化。从这种理念出发,新课程要从原来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转变为尊重学生经验和生活情趣的课程。以此为基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综合实践课程应运而生。

一、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课程。它立足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倡导课程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基于整体论的视野而力图超越原有的学科分割的局面,通过活动把各种知识和技能综合在一起,培养学习者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究和创新精神并促进个性生长。所以关照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应该是学校课程的应有之意,而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为了扭转学科课程对学生经验的割裂,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而展开的。

其次,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综合性和实践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面对的是真实的问题、真实的情景、如环境污染、交通问题、风土人情以及变幻莫测的社会现象等。为了解决这些真实的问题学生必须把学习到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还原为整合性的知识并进行综合运用,体现出课程的综合性,同时,综合实践活动又是实践性的,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它又是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仅是改变了以知识为中心组织课程的一种课程组织方式,更重要的是,它反应了课程价值观的深层变革,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正是体现在这些课程价值观的转变上。首先,它体现的是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整体主义的课程观正好强调人的整体性、社会的整体性和知识的整体性。教育不仅仅意味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还应当重视身体的、情感的、审美的、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分科主义的教育却体现出了与此思想的对立性。相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强调体验性的学习,因为这种体验性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在情感、审美、伦理道德等方面获得自然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从这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出发,尊重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关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他人、社会和自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而发展学生完满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均衡发展。

其次,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课程是一种实践性的课程,它不是像学科课程那样注重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命题,不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不是局限于课程教学,而是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融入社会,融入自然,为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实践开辟了大量空间。它反对传统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倡导自主探究和实践,在自主探究中,学生不断反思,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实践性的课程也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可能。

最后,它体现出课程的开放性和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的主动探究,蕴涵着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存在的独特性,因此它是关照全体学生的,它关注学生的经验,因此必须以开放性的内容框架,容纳学生多样化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表现的过程,而不是固定的结果,这样看来,综合实践活动也具有生成性特征,它是过程取向的,而不是追求终结性的结果。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以其全新的理念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做法提出了挑战,这无疑预示着教师观念必须要发生重大转型。

首先,教师要改变学生观 , 学生不是消极的知识的 " 接受者 " 不是教师进行知识灌输的 " 容器 " 而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具有主动性,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这样,教师也要转变自身角色,应该改变 “ 师道尊严 ” 的面孔,放下作为权威和 " 知识的化身 " 的架子。作为研究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究,对学生的探究进行积极的引导,促进学生有个性化的发展,而不是提供一个标准化答案就行了。

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 , 有意义的知识不是教师手把手的 “ 教 ” 给学生的,而是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对话而由学生自己构建的。教师必须改变所习惯的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启发式的引导性的教学取代知识灌输,积极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条件,这样才能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

最后,教师要转变评价观,评价的功能不仅仅在于甄别与选拔,更在于提供反馈以改进学习,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不仅要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打破只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而是要注重过程,关键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展现个性化的存在,展现多元的思维能力和发展的潜力。对综合活动课程的评价要采取恰当的方式,纸笔测验已无能为力,而 " 档案袋评定 " 、 " 自我评价 " 以及协商研讨等 " 问诊式 " 的评价则是可借鉴的或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总之,综合实践活动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它的推行必将对学校课程带来新的生机和改观,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教师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挑战。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