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 、教学反思如何写?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也可以说“教学一得”,主要是写教学中某一点体会最深的心得。
它的主要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单纯,涉及面比较小,写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
01捕捉题材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敢说每一节课都有体会最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学不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随笔的素材就有很多。
(1)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实践。成功了,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主要收获在哪里?抓住自己的成功之点,好题材就这样诞生了。
(2)失败的教训。教学中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失误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失误?主要症结在哪里?用什么方法弥补?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好题材又诞生了。
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依据,但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只要我们深入而冷静地研究思考,你也许会有新的认识或新的疑点。在讲课过程中,你也许会突然得到某种悟性与启示,产生平时没有想到的观点,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材料。在听课过程中,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差异就是思维之源,就是产生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导火线。从课后师生交谈中、学生学习的成功或失败中捕捉教学随笔的题材。也可以通过阅读别人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从浏览教育教学报刊中捕捉。
02锤炼题材
有了题材,如何得到一篇高质量的随笔?你可能通常会觉得有话说不出说不好,这是因为缺乏理论积累,还不能从理论高度对手中的素材进行加工、整合,形成并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视角。而这个至关重要的锤炼过程要求我们:
(1)注重积累相关理论。理论积累并无任何捷径,只有平常扎扎实实地研读并作好摘抄,久而久之,再处理起素材来自然会得心应手。
(2)认真解读他人随笔成果。一般报刊上都有一些非常贴近我们工作实际的教学随笔,可以细细地分析一下它们是如何总结提炼得出自己观点的,久而久之,我们也会受到很大启发,感觉豁然开朗。
03写教学随笔的注意点
(1)立意要新。也就是你所写的教学心得体会,不仅自己觉得有新意,而且让别人看后也觉得耳目一新,不可重复别人的观点。
(2)列举事例要具体生动。在举例时一定要把事实讲明白,使读者看后即懂。
(3)要做到小中见大。从个别具体的事例出发,能体现出一般规律。注意把中心思想集中到一点上来,反映较深刻的问题和道理。使读者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个性看共性。
(4)文章结构可多样化。教学随笔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可以先简述文章的中心以及写此文的目的,再列举事例说清楚事实及过程,最后归纳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
0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
将其详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0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
0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0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0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作为教师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
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教学反思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进行。具体为:
第一,教学内容方面:确定教学目标的适用性。对现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做出判断。
第二,教学过程方面: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是怎样进行的。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对教学理论的反思:是否符合教与学的基本规律。
对学生的评价与反思:各类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
对执行教学计划情况的反思:改变计划的原因和方法是否有效,采用别的活动和方法是否更有效。
对改进措施的反思:教学计划怎样修改会更有效……
第三,教学策略方面:
感知环节:教师要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自己密切相关;
理解环节: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与倡导的理论、期望结果进行比较,明确问题根源;
重组环节:教师要重审教学思想,寻求新策略;
验证环节:检验新思想、新策略、新方案是否更有效,形成新感知,发现新问题,开始新循环。
教师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和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