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关爱之风吹拂青春之花
2013年的9月,我成为了六年级七班的班主任。初当班主任,诚惶又诚恐,也终于体会到了“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这句话的真正内涵。在当班主任的这段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也明白对孩子的教育要从真心开始,真诚是打开彼此心灵的钥匙,让孩子们感受到你的真诚,他们就会信任你,就喜欢与你交流,说出他们的心里话,真心而真诚的沟通,就会使教育事半功倍。
案例:
刚刚开学没几天,班里的一位女生,简称小管,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纪律意识淡薄,上课听课时经常打断老师讲课,总是爱插话,问的问题、说到的一些话又比较幼稚。更有甚者,她经常直勾勾的望着老师,有时一望就是半个小时。只要一下课,老师在场,她就会黏在老师身边,对着老师学猫叫,“喵喵”个没完。我几次找到她,说这样说是不礼貌的,她会意的点点头,竟然对着我“汪汪”了几声,弄得我是哭笑不得。有时我刚从楼道里走来,她会马上跑向我,跌倒在我面前。还有几次,她竟然在下课后,抱住英语老师和体育老师,说要和老师玩耍,弄得两位男老师很难堪。由于她的这些相对不规范的行为,学生也渐渐远离了她。
我找到小管同学谈了几次话,小管讲学猫叫是因为她从小就喜欢猫,所以才这样表现。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小学三年级后,同学们都叫她“疯子”,我听了后也很心疼。我叫了邻班的学生了解小管同学小学的情况,小朋友讲到她小学情况更严重,有时在课上会随意的脱掉鞋子。小管妈妈也及时跟我做了沟通,说家里老人生病,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没顾上孩子。
我刚刚带班,经验不足,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选择了冷处理,慢慢观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其实这个孩子身上还是有不少闪光点的:她热情,愿意帮助别人;品质也很好。然后综合分析的她的行为,我发现这个孩子只是不知道如何与同学展开正常的交往,不懂得表达自己爱意;缺乏礼貌和规范教育;而且心灵比较脆弱,心里比较自卑;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关注;没有朋友,很孤独。正是这些因素才导致了她表现出的一系列的行为。
基于以上分析,我先转变了自己的教育的方法,不再一味对她进行打压。首先,我安排她放学和我一起关窗的任务,因为她总是等到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她才离开学校。每次放学关窗后,我都会真心的赞赏一句。
学习上,她数学比较突出,当她数学考的比较好时,当着班里的学生表扬她,让她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另外也向班里的学生展示,小管同学还是很优秀的。语文课上,只要是她回答问题,我都会选择一个点真心的夸奖她。比如,你的声音真好听,读课文读得很有感情。你答的太独到了,你的理解真独特。其他孩子们自然会对她产生一些好感。
规范、习惯上,只要她再表现出来一些怪异的行为时,我都会跟她说,“孩子,要有礼貌”,这样不好。她再次上课盯着老师看的时候,我就走过去告诉她,现在需要做什么。
下课后,当着学生的面,对她极其友好。让她在一个有爱的班集体里,感受到快乐、温暖。
有一天,我接到了一条小管妈妈的电话,说孩子很喜欢我,想和我做朋友。接着小管接过电话,直接说,老师我们可以做朋友吗?我直接说,我就是你的朋友啊,一直在你身边。
有一天,小管同学写了封信,告诉我她很喜欢教她的老师们,她明白同学们不够喜欢她,是因为她的规范、习惯不好,她在努力改正。
家长会,我接到小管妈妈的短信,要感谢我,经过家长会的沟通后明白的了许多。我和小管妈妈沟通,多关注孩子,给她一个温暖的家。
感悟: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池之水,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也逃不了一个空虚。”充满爱的情感会在心灵之间传递,它会激起学生心中无穷的力量,并成为学生努力的动力,从而实现量变到质变的一次次飞跃。正所谓情通才能理达,理达才能导行。真心播种,爱心培育,是我们实施教育不可缺少的法宝,但这一切都离不开一颗恒心,因为对一个孩子的教育,其成果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有教育梦想达成时的喜悦,也会有面对一次次教育失败时的惆怅与困惑,每到这时我们就更需要用一颗恒心去坚持,只要我们能够耐心地在学生们的心田上不断地种下情感的种子,并努力去浇水、施肥,我相信总有一天,种子会发芽、开花、结果,爱的果香会飘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