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启法治新时代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0-27 浏览次数: 【字体: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胜利召开,本次全会的主题是依法治国,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着眼未来的战略部署,表明了党中央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也充分表明我们党治国理念达到一个新高度新境界,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命题。

古人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放眼人类文明,文明国家的出现、崛起,离不开法律的力量,法治能力的彰显。新加坡虽建国不足50年,但其凭借良好法治和清明政治,一跃成为世界公认的法治国家;荷兰人口不过600万,但因创设“国际法”令世界尊重。而当今世界上部分国家出现局势动荡,政权更迭,大多与法律被践踏、秩序被破坏,法治未立有关。

聚焦前中国现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面临共识难聚、诚信难立、权益难维等考验,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与各种“治标”的方式相比,只有法治才是求根治本的良方。选择法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光荣使命和紧迫课题。

二、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汲取“文化大革命”沉痛教训的基础上,开始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进行不懈探索和努力;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强调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奏响了依法治国的“最强音”,以四中全会为起点,未来中国的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脚步将更加铿锵。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是法治中国的实现路径。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着力消除司法腐败,提升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我们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做到知法、懂法、信法、守法,积极参与到法治中国的建设中。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