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

细品教师职业带来的快乐

来源:初中教导处 发布时间:2015-04-30 浏览次数: 【字体:

剑桥大学的教授理查德﹒路易斯说过:“最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因为那样的话,即使长时间做该项工作,你也不会感到疲惫,你感到的只是幸福和乐趣。”今天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是否感兴趣哪?2005年8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了“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有86%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调查结果使我感到:今天的教师,当务之急需要做的是学会从教师职业中品出快乐,激励自己充满激情地投入教育事业。

一、只有沐浴在快乐的春风了,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曾经两度获得“亚洲最佳雇主”第一名殊荣的波特曼丽嘉酒店有一套非常简单而又实用的管理模式——酒店的目标是通过服务来赚钱,服务就是酒店的产品,用三角形来表示,底部是员工满意度,中间是顾客满意度,最上面是利润,只有100%员工满意,才会有100%客人满意,才会有真正的盈利。波特曼丽嘉这套简单的管理模式,不仅值得其他企业借鉴,也值得学校学习。对于学校来说,三角形的底部就是教师,中间是学生,最上面就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只有100%投入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会有社会对教育的100%满意。

有86%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它说明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工作不像他们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那么热心和投入,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或者抱着一种“应付”的心态在工作。

试想一个教师如果对工作倦怠,他又如何会热爱教育事业,怎么可能全身心的扑在教学工作中,又怎么可能充满爱心的、耐心的做好学生的工作,又怎么可能潜心研究教学、研究学生。

如何让教师对工作由倦怠变得激情四射,我以为应该指导教师发现教师职业带来的快乐,人们都愿意做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爱迪生虽然每天泡在实验室18个小时,可他乐此不疲,因为做实验使他感到快乐。今天的教师应该善于从教师职业中发现快乐,让自己发自内心的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教学反思,热爱教育研究工作。

二、教师要学会悦纳教师职业,细品其间的幸福与快乐。

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灵。” 只要我们细心感受,教师职业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快乐。
    第一,做一个博学的教师,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的遨游;

“腹有诗书气自华”, 厚积才能薄发,如果你想上课妙语连珠、书写评语妙笔生花,事例生动新颖、每节课满堂喝彩,你就必须多读书。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涉猎广泛,知识丰富。如果你想让学生为你惊叹,你就去读书。今天做教师的,如果只守着大学时的那点知识,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更别提让学生赞你“才高八斗”。多读书也是教师职业的要求。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长流水。我以为不仅要长流水,而且要常流新鲜水,过期的水没有人爱喝,所以教师既要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也要知道学科的前沿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多读书。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对于有文化的人,读书是高尚的享受。我重视读书,它是我的一种宝贵的习惯。读书是一种享受,又可以充实自己,成为“才高八斗”的学者,而且因为学识渊博也可以获得学生的敬重,教师何乐而不为?

有记者问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的同事:“她为什么如此优秀?” 想来想去,老师们说:她就一点和我们不同,我们比不了,那就是她点子特别多,她总有无穷无尽的教育智慧。这个智慧那来的?任小艾说:“就是从学习中来。从自己不断的经验积累中来。”记者特意把任小艾粘贴的剪报摞起来,竟然比身高1.65米的任小艾还高。不断的学习国内外教育理论,这就是她能够从众多教师中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教师的快乐来源于教育过程的挑战与创新。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学生也是千差万别的,教材也在不断完善,教育情景也是千变万化的,这种变化,对教师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考验。它激励和鞭策着教师不断创新,不断超越,不断探索,时刻置身于一种色彩斑阑的新奇感觉之中。

第三,做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他们是教师快乐的源泉。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而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因为我们是在爱着别人的孩子。爱学业优秀的孩子不难,爱乖巧伶俐的孩子不难,爱多才多艺的孩子不难,难的是爱成绩落后、毛病一大堆、时常闯祸的孩子,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更有把育人当作人生的一件乐趣的心态。语文特级教师霍懋征从教60年,从没有和学生发过一次火。霍懋征说过这样的话:“我不跟学生发火,是因为我教过的都是小孩子,小孩子是不懂事的,犯错是正常的。那么,我对一个不懂事的的孩子发火,是我老师无能的表现。”60年没对学生发过一次火,这需要多大的度量、多大的爱心。

我们可能做不到不对学生发火,但我们可以少发火,让我们学会从育人中找到乐趣。记得狄金森曾这样描述生命的意义:“如果我能弥补一个破碎的心灵,我便不是徒然活着;如果我能减轻一个生命的痛苦,抚慰一处创伤,或是令一只离巢的小鸟回到巢里,我便不是徒然活着。”与狄金森相比,我们更有机会去弥补破碎的心灵,抚慰受伤的心灵,因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育人,引导人,我们的学生中有父母离异的、有亲人去世的、他们的心灵需要我们去安慰、有学业不理想而自卑的,他们需要我们去帮助他们重塑自信,他们中有犯各种错误的,需要我们去引导……如何抚平学生受伤的心灵,如何重塑他们的自信,如何教会他们学习,如何让他们改正错误。做好这些工作了,我们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就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做人的思想工作是一门艺术,好的方法使学生健康成长,错误的方法可能毁了一个学生。教师精心思考教育艺术,看着学生在自己的帮助下健康成长,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而且,教师每天面对的是朝气蓬勃、天真浪漫的孩子,我们自己也会感到永怀童心、永有童趣,即使岁月染白须眉鬓发,心头也会绽放不败的春花。

第四,做一个善思的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快乐的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 + 反思 = 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 + 反思”的成长公式。因此,我们应常常反思:当学生违纪时,是否采取了适当的教育方法;学生上课打瞌睡时,是不是由于我们的课上得不好;近一段时间有什么成功之处,?成功的原因?失败了,遭受挫折了,又是怎样处理的?为什么会这样,正确的处理方式应是什么样的?……工作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读书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有反思才会有积累、有进步。任小艾就喜欢积累。她写读书笔记,写了上百万字;写教师日记,写了几十本,这样有心的教师怎能不成功。

第五,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让我们陶醉在教育研究的乐趣中。

如果我们成天只是一味的忙于应付备课、上课、编写试卷,而使自己成为思想视野愈来愈狭窄的“教书匠”,除了积累了一肚子的考试经验外,什么也不会留下。今天的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纵观中国杰出的教育工作者,无不是研究型的教师。

有人可能会说,教师工作繁忙,哪有时间搞研究。鲁迅先生说得好:“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作为班主任的任小艾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你说她不忙吗?她却只用了9个月的业余时间就写成一本书。俗话说思想决定理念,理念决定行动。所以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而是思想的问题。

教师的肩上一头挑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一头挑着千百万家庭的幸福与前途。身为教师,责任重大,要胜任这个神圣的职业,教师必须时常细品教师职业带来的幸福与快乐,这样才能主动、全身心的、愉快的投入教学,才能做一个受学生欢迎、让家长满意、让领导放心的教师,愿老师们创造快乐、享受快乐、传播快乐,愿快乐永驻校园。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