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尘封在岁月中的历史
当残存在天际的晨曦还未消散,我们迎着初升的朝阳,看着云间的阳光透过指缝时耀眼到明媚,广阔的晴空就这样在一个安静的清晨展开。我们穿上军装,扬起笑颜,笔直地站在天空下。八月天气炎热,汗水肆意在我们的脸颊上流淌,却从没有一个人喊一声苦、喊一声累。不知是否有人记得,就在七十年前——公元1945年9月3日,就在这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我们最终打败了践踏祖国大好河山的日本,赢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也就在那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总算出了一口恶气,总算能够在世界上骄傲地挺直脊梁,向全世界证明:
我们中国人,同样可以胜利!
岁月的脚步匆匆走过七十年,多少岁月曾经留下的痕迹都渐渐变淡。曾经弥漫在中国领土上的硝烟也已经随风飘散,曾经回荡在各个角落里的枪声也已经逐渐远去,距离我们七十年的历史似乎有些模糊,然而再次回想起来确是痛彻心扉。那段历史留下的不仅仅是悲痛欲绝的哀伤、洗刷不尽的耻辱、山河破碎的怜惜,还有追求和平的渴望与天下安宁的祝愿。我们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我们也证明了众志成城的民族力量。我们经历了大风大雨,或许曾经也飘摇摆动过,或许曾经也失落低迷过,但是最终我们还是赢得了胜利,赶跑了侵略者,保卫了我们的祖国!
当年的中国,落后贫穷,面对强大的敌人,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拿起枪支,冲上前线与敌人作战,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将自己的安全抛于脑后。他们心中所怀揣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对祖国即将被分裂、践踏的担忧。于是,在那个原本应该书写着自己大好年华的时候,在那个本应燃烧着属于自己的激情岁月的时候,他们为了祖国冲锋陷阵,挥洒着自己的汗水和血泪,融化在祖国的泥土之中,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为祖国描绘出一幅辉煌的篇章。而如今,这些画面虽然已经尘封在岁月的云烟里,渐渐地失色,渐渐地模糊,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幸好我们穿上军装站在这里,以一个军人的姿态迎接着一个新的世界,轻轻拂去落在上面的埃土,重新让那些鲜明的画面再度鲜艳,重新回味当初坚毅不屈的精神,重新追寻那段尘封在岁月中的历史,铭记它,然后引以为戒。
思念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它有时绵长得令人心痛,有时也简短的令人措手不及。蓦然回首那一刻,才发现身后长街灯火阑珊寂寥无人。或许你会跌倒在崩溃边缘,或许你会挣扎在绝望间,但又有谁知,他们手握钢枪冒死前进的时候,可否对家中亲人有过那么些许的遗憾和留恋?放到如今也未尝不可,毕竟仓央嘉措曾经说过:“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责任与情愫向来两难全,于是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儿女私情,坚定地承担起自己保家卫国的责任。这又岂是伟大二字可以形容的?
作一首小诗:
赵军尽作长平魂,
铮铮铁骨皆成尘。
然今秋后再回首,
不负八年血泪痕。
时常回顾历史才能看到历史的前进方向。那么,当我们在阳光下肆意欢笑的同时,请不要遗忘那段挥洒着血泪的历史,当我们展望未来的时候会发现,那段尘封在岁月中的历史,从未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