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

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之六淹没的责任--群体去个性化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1-08 浏览次数: 【字体:

某日晚间,一辆载满了乘客的公交车上,忽然有人喊道:“不好,我的钱包被人掏了,一个月的工资全没了!”乘客们建议司机把车开往公安局派出所。司机也很气愤,车改变了方向,载着一车愤怒的乘客和隐藏的嫌疑人疾驶向派出所。这时,有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建议:“给他一个机会吧。这样,先麻烦司机同志把车停到路边。”大家同意了中年男子的建议,车子停在路边。“这样,请司机同志把车灯关闭一分钟,让他把东西扔在车中间。”车灯关闭一分钟,没有结果。“再给他一次机会。”车灯又关闭一分钟,仍没有结果。“第三次机会,最后一次,请好好考虑。”一分钟后,钱包出现在车中间的灯光之下。

群体去个性化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个体淹没在群体之中,减弱了社会对其的约束力,为个体人事反常的行为创造了条件。回答问题,集体回答响亮,但个体站起来就答不上了。

老师可以积极利用“去个性化”现象,比如:让做错事的孩子改过自新;多创造匿名情境或机会,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班主任信箱,QQ,短信);对于比较内向、孤僻的学生就可以让他们多参加一些热闹的、激烈的活动,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展示自己性格的另一面(尖子生的培养,为了稳定他们的心理素质,每周两个晚上的跑步,一个晚上的辅导)。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