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

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之五 禁果效应——抽刀断水水更流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27 浏览次数: 【字体:

亚当夏娃的故事。关云长的丹凤眼的来历(老和尚对小和尚说,100天后才能打开盒子)。我曾经缴过一些手机,都没有看。但有一次,一女生对我说:“你不要看我的手机呀。”我就看了。这些都是禁果效应。

启示: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它对学生的吸引力;我们只可以积极地利用禁果效应,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利用禁果效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次上新课前,教师故弄玄虚地说:“同学们,我这里有一道题,本想让你们做一做,可是连我都没有办法做出来,看来你们就更难了。”好几个学生请求道:“教师,让我们看看这道题吧。”教师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把题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都忙碌起来。不一会儿很多学生就做出来了。教师故意装作甘拜下风的样子说:“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比教师聪明,看来这节新课你们自己肯定自学就会,有没有信心?”同学们齐声回答:“有!”学生们兴趣盎然,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涨。

利用禁果效应还可以改善师生关系。一位后进生和班主任关系紧张,他认为班主任对他有成见,认定班主任那本从不离手的工作手册上记录了他的一笔笔“黑帐”。一天,教师故意将工作手册“忘”在讲台上。他很是好奇,就偷看了工作手册,却发现教师在手册里记下了自己许多的闪光点。

总之,防止孩子的逆反心理要运用科学教育的方法,让科学民主的沟通架起代际之间的心灵之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