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

提升安全意识素养,共建文明和谐校园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3-29 浏览次数: 【字体:

三月带给了我们温暖的阳光与和煦的春风,三月给我们展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美好画卷,三月总是给我们以甜美的梦想与无限的希望。就是这个阳春的三月,雷锋精神再次滋润山河大地,国际妇女节让我们明白了女性地位曾经的不堪,你亲手栽下的那棵树已然展绿,作为消费者,我们的权益再次得到升级保障……三月给了我们太多的收获与向往。

而在21年前的1996年,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发布的一则通知,让三月的今天拥有了不同的意义。1996年2月,七部委联合发出通知,把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安全教育日主题: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全国性大型调查发现,安全事故已经成为青少年儿童的第一杀手。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有将近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因此,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安全重于泰山,它历来都是个人、家庭、集体、社会最基本的生命线,没有安全,我们的生命便时时处在危险中;安全更是维系个人享受生活和集体保持稳定的最重要的保障线,没有了安全,流离失所与担惊受怕就会成为我们挥之不去的苦痛。

也许不少同学会认为,安全只是指身体的安全甚至是肢体的健壮和不受伤害,认为只要自己的肢体健全、行动自如那就叫安全。其实不然,这决不是安全的全部。即便是一个具有强健的体格的人,如果他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明辨是非能力不强,平日逞义气、惹事端,这表现出来的何尝不是思想上的安全问题。如果他沉溺于网络游戏中,天天思之想之,课堂上忍不住要走神,甚至下课也模仿游戏中的情景,这表现出来的就是行为上的安全问题。无论是人身安全还是思想安全,或是行为安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结果的残酷性。交通事故,游泳溺水事故、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课间游戏追逐打闹偶发事故,轻者可以伤及身体,重者能够危及生命。可见思想道德的残缺、行为方式的越轨比体格不健全更可怕。

我想,那些失去健康的精神追求、迷失正确的人生方向、空有一架躯体的人不就是思想残缺的产物吗?这种“产物”充其量只能是没完没了地榨取父母血汗的机器,只能成为社会发展长河中的废物,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发展的危险物。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绝不应该成为一句空话。走在我们一中的校园,成为一名胜利一中人,成长在爱岗敬业的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下,我们有责任与义务维护个人安全,共建文明和谐校园。

各位老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亲情、道德、责任、义务等所交织的密切的关系当中。因此,个人就不仅只是个人。每一个人的现在都与未来相连,每一个人的自身都与家庭相连,每一个人的荣辱都与整体相连。为了个人的成长,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这荣辱相伴的整体,让我们共同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提升素养,共赴人生美好未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