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每位孩子就像一朵美丽的花,他们在最美的年华里尽力地绽放着,呈现出别样的魅力。但在这如花的海洋中,总会有特别的花朵出现,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作为一位呵护花朵的园丁,我们要做的就是关注每一朵特殊的“花朵”,给每一位花朵浇灌他必须的雨露,让其自由健康成长。
爱别人是种权利,被人爱是种幸福。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教育家巴特尔曾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再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教师对学生的爱要持之以恒,这是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真正解决孩子的心结,走进孩子的心里,才能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发挥所长,健康地成长。
因为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的开展,中国因此而产生了很多独生子女。又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的经济压力增大,过多地追求经济环境,而忽视而家庭成员之间的陪伴和交流,导致很多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时期缺少家长必要的陪伴和共同成长的经历;缺少了很多第一次经历事物时应该得到的教导;缺少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的沟通与互动。时间久了,而这样的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缺少的东西给孩子造成的不可逆转的心灵的创伤,使得他们的人格不够完整,在家里找不到可以依赖的精神支柱,使得这样的孩子不能很好的处理好与人交往的距离和亲密度。在外人眼中这样的孩子性格是扭曲的,心里是变态的,容易给同学和老师带来极大的精神负担,同时也会让这样的同学与他人之间筑起一座高高的屏障,甚至会导致极端行为的发生。
步入教师工作岗位的第一年我便踏上了班主任的路途。初次担任班主任工作并且是中途接班,感觉压力很大,但既然接下了这一工作,纵使路上布满荆棘也要勇敢地走下去。其他老班主任曾告诫我初中的孩子会有各种问题,尤其是会出现一些心里有问题的学生,要密切关注。果不其然,刚进班级的第一天,我就发现了那个特殊的孩子——小管。孩子长得瘦瘦弱弱,身上没有这个年纪的孩子所特有的那种活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那双充满渴望的眼睛,一直盯着我看了一节课从没断开。课下其他同学告诫我,“老师小心她缠上你就会一直跟着你,你走到哪她跟到哪。”学生的话不久就应验了,我在教室、办公室、宿舍,甚至去食堂的路上都会发现她跟在后面,甚至突然紧紧抓住我的胳膊,一句话也不说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看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在其他任课老师身上。同时我发现她跟班里其他孩子交往存在障碍,经常在众目睽睽之下做出奇怪的举动,上课不听课只是盯着老师看,经常不写作业,父母放学来接时看到就跑,不肯回家。各科成绩不理想,经常会有奇怪或过激的举动。
通过跟以前班主任和班里同学甚至是与其住同小区的老师了解,发现孩子小学开始就是这个样子,经常在公共场合有奇怪举动,并且开始缠着老师。后来又进一步了解,发现孩子家庭不存在离婚或不和谐现象,但据孩子自己告诉我,妈妈经常因为照顾姥姥不在家,爸爸经常忙于上班,并且爸爸不善言辞与孩子沟通较少,造成孩子在性格养成的关键阶段没有家长的陪伴和教导,人格构成不健全,对于家庭缺乏安全感和存在感,不愿回家。而对于起教育作用的老师和父母的认知出现错位现象,老师成了她认知当中的“父母”,步步紧跟,寻找存在感。
了解小管这特殊数情况后,我马上开始采取行动。在反复做通小管的工作争取了小管的同后,我马上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校医陆大夫进行了沟通并商量了办法,同时联系了孩子的父母沟通了解了孩子出现的问题,共同寻找办法。沟通好之后,我们征询了小管的意见,在活动室进行了一次长谈,并且陆陆续续又进行了一些交流,她开始慢慢能跟我交流。我在班里又专门召开班会,引导学生包容每一位特殊的同学,呵护班里每一朵特殊的“花朵”。渐渐地,班里与她交往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多,她的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开朗。学习上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大力表扬她,慢慢地我发现她对学习开始产生兴趣了。此时,我经常对其进行心理疏通,让其对老师产生正确地认识并且跟老师交往的过程中要保持一种适度友好的关系,不能给老师的工作生活造成负担和麻烦。
慢慢地,随着谈话次数的增多,她身上的那种阴冷忧郁的气质开始慢慢退去,慢慢开始焕发出青少年特有的活力。虽然跟随老师的情况依然时有发生,但情况已经在老师忍受的范围之内了。并且经常主动跟我沟通,父母也专门打电话说孩子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虽然我已经不再带她,但她依然经常与我沟通交流。
鲁迅先生说:“教育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根源,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但我认为,作为教师不仅要有爱心,更重要的是要把爱传达出来,只有让别人感受到,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学生也才能从心底里接受。
作为一个班主任,最基本的就是应具备爱。每个学生都具备不同的特点,老师要关注这特殊的花朵,特殊的学生特殊对特,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孩子。用爱心去温暖她,用真情去感化他,用情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发生转变。
对待特殊的学生,我们要多点耐心。学生的成长需要等待,尤其是特殊的孩子的过程更为漫长和曲折。作为老师,我们要用包容和赏识的目光迎接他们。要包容容孩子身上的每一个特点,并尽力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特别的爱给予特别的学生,让特殊的“花朵”也能迎来自己的花期,让其能以别样的姿态,在老师营造的环境中能自由地竞相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