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

从从容容去“高考”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5-17 浏览次数: 【字体:

高中三年,弹指一挥间。在临近高考这段紧张又充实的日子里,高三学生们将经历人生中第一次大的考验,或许你有些疲惫,或许你正在焦虑,或许你遭遇过挫折……下面就同学们高考前面临的各种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希望同学们及时调整心态,考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问题1  临近高考,时常感觉身体不适、神经性头疼、常常失眠,尤其是考试时感觉更难受,我该怎么办?

对策:每逢考试,有些同学常常会出现拉肚子等疾病,这些疾病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心因性的,主要是人的心理高度紧张所引起的。而失眠大多是由于自身压力过大、对失眠后果的过分担心所造成。正所谓,失眠是怕失眠的产物,所以,只有不怕失眠才能逐步做到不失眠。事实上,失眠一般并不影响考生高考中正常水平的发挥。失眠最大的危害在于当事人过分夸大了失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平常心是解决考前失眠问题的重要法宝。出现失眠时,不妨躺在床上回忆当天复习过的知识,并做好“一夜不眠”的心理准备。有时候,主动期待“一夜不眠”反而成为了安眠良药。

在出现例假及身体不适时,要积极暗示自己,闭上双眼想象自己最自豪、最快乐的画面,并对着镜子告诉自己“我的状态很不错,我要继续下去”等等。然后充满信心、地投入学习。当然,劳逸结合也非常重要,大脑在长期的疲劳状态也会罢工,要知道,效率才是复习的关键。

问题2 临近高考,常常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发完脾气后心里又非常后悔。这种烦躁不安,让我根本静不下心来学习,怎么办呢?

对策:经过长时间高负荷的学习,学生们往往身心疲惫,容易出现心理饱和状态。所以,情绪一点就着,一点小事就会引起大的情绪波动。对待这些消极情绪,应以平常心对待,因为面临高考,出现情绪波动是正常的。当出现厌学情绪时,不妨先停止复习,听听音乐、散散步、做做操、聊聊天等,来缓解压力,不让心灵超载!

同时,此类考试学习上大多处于中等水平,对高考结果把握不定,很多知识还没有复习到位。由于过分担心、紧张,使得这类考生无法集中精力复习,容易出现情绪问题。此时,应将复习内容按重要性排序,将重点和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才是解决情绪问题的根本。

问题3  在模拟考试中,我碰到一个没见过的题型,心一下子慌乱导致成绩较差。现在我非常害怕高考,怕再次出现类似情况,再发挥不好可怎么办?

对策: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做“预言的自我实现”。意思是你越是担心、害怕,结果却往往越是印证了我们的担心。所以,担心、害怕时,要学会“与自己唱反调”,比如“高考时我要是再考砸了怎么办”,应告诉自己“这么多年考试都正常发挥,一次失利概率就很低,更何况再次失利了,如果那样我都可以买彩票了。”当想到“模拟考试考得太差,高考肯定也考不好”时,应告诉自己“考砸了应想办法抓紧解决漏洞,光担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心理学上还有一个著名的现象为“瓦伦达现象”,指的是只关注于做自己的事,不为其他杂念所动的心理现象。考生要想获得成功,就应有这种瓦伦达心态。在应对高考时不要无端地给自己预设困难,也不要把高考看得那样高不可攀,六月的高考只是一次比较大一点的检测而已。即使考得不理想,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样,你学习、应对起来就会轻松许多。考前一段时间,不要再做新题,重点内容进一步巩固即可,这样也会让自己进一步增强信心。

问题4  天天做模拟题,都腻了。简单的题,一看就会,所以懒得做;有难度的题,思考半天也做不出来,所以也不愿做。看课本吧,仿佛什么都懂,所以也不知该看什么。高考临近,却不知道该学什么,找不到冲刺的感觉了,怎么办?

对策:心理学上有个现象为“高原现象”,即复习到一定阶段,出现成绩以及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的现象。其实进入高原期并不意味着学习就到了极限,反而是调整自己,准备下一次飞跃的重要契机。进入高原期后,制定计划、积极行动才是突破高原期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试卷、咨询老师等途径,找到失分原因以及薄弱点。然后根据自己的漏洞,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每天的目标要小而具体,确保学习的高效。

问题5  临近高考,我感觉自己已经基本定型,是不是可以好好放松一下自己,让自己保持充足睡眠,这样才能考出好成绩?

对策:高三的生活,关键要有节律,所以,不要轻易打破已有的生活规律。在最后的一个月时间内,上午8点半到10点半,下午2点半到5点半,进行高强度的复习,让自己习惯于在高考的时间段内保持高度的兴奋状态。

临近高考,要保持正常的作息安排。如果过早睡觉,往往会出现躺在床上睡不着现象,这样就会进一步出现焦虑、紧张、甚至失眠等现象,反而得不偿失。如果临近高考,也不要一味的加班加点、挑灯夜战,这样也不能保证第二天的复习效率。所以,考前应适当地调整作息,保证每天至少7小时睡眠,使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但是,不可以彻底放松和休息,因为考前的做题题感也非常重要,而题感要通过不断地做经典题,不断地复习来保持,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