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学生共成长
摘要: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初中学生的德育工作中,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学校德育工作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德育工作不但可以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而且还是一个人一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所以,我们应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德育工作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本案例关注的是一位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
关键字:初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 习惯养成
- 背景
(一)、家庭背景
父亲、母亲生育较晚,张骏驰在大家族中与其同辈的都已结婚生子,他年龄最小,在家族中、家庭中最为娇惯,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父亲是大学老师,母亲是幼儿园老师,本身对孩子的教育也颇为重视,上幼儿园、小学都没离开过母亲的学校,从来对学校没有严肃对待,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学校背景
每天作业完成质量不高,不能及时改错,课堂上尤其是自习课管不住自己做小动作、说话,特别喜欢画画,上课在课本上、笔记本上发挥,有课本中人物插图的想象,有整套乐高玩具等等。
(三)生活背景
花钱大手大脚,借同学钱不能及时归还。对于这一问题的发现还源于我们一起参加的一次冬令营,出门在外,父母又不在身边,每到一个地方,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不考虑玩具的价格、自己需不需要、自己带的钱够不够,一定要买下来,以至于在短短的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让家长打钱5次,期间不断借同学的钱不能按约及时归还,还引发同学关系紧张。
二、解决方法
(一)思路一:捕捉学生“闪光点”,对“问题”生来说,他们的内心深处同样蕴藏着奋发进取的内在需要,作为老师就是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作正确的引导,让他感受老师的爱。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本着这样的理念,针对张骏驰喜欢画画的特长邀请让他加入班级的板报组,负责每期板报的画画工作,可是张骏驰并没有很好地融入进去,一方面由于板报组成员都是女生,另一方面他的责任心不强,一段时间以后不了了之。
对于他在班级的座位也是调整了好多次,每次的结果都是周边的同学经受不住诱惑和他一起违反课堂纪律,开始想让他自己一个座位,征求他的意见自己不愿意,在于其交谈中也感受到他害怕孤独,最后没忍心把他安排到最后一排,各方面表现不错的同学与其同桌,希望他能够见贤思齐,结果却还是老样子适应环境后不断的不遵守纪律、捣乱,最终导致小组扣分不少,引起组里其他同学的不满。
对于他的消费习惯,冬令营回来之后及时与家长沟通做了沟通,关于孩子零花钱方面问题,也达成了一致的看法,不能对于孩子的请求有求必应,养成有计划的消费习惯,要有节制,同时私下告诫其他同学要谨慎借钱。
总体来说这一阶段除了他的零花钱问题有家长的积极配合效果还好以外,其他的各个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思想上没有转变,在老师的提醒、督促下能保持三分钟热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没有养成,还没有找到一个突破口,达到与他心灵上的沟通。
(二)思路二:几番措施下来收效甚微,考虑到张骏驰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也许他并不缺少爱,缺的是一次破釜沉舟,缺的是自己对自己负责。
本学期一开始就告诉他给他两个周的调整时间(让他做好心理准备,不用讨价还价),各个方面如果还没有改善,就把他的座位调到最前面,一人一桌,当然后面都是纪律比较好的学生,以防他管不住自己。同时自己一个量化小组,其中也有一个原因是没有哪个小组愿意真心接受他,接受了他就会拖小组的后腿。
但是一段时间下来,结果很出人意料,一人一个小组后的张骏驰同学比以前更关注自己的日常行为和学习成绩,因为如果违反了班规,扣量化的时候再也没有小组内的其他成员替他分担,不再和以前一样以一个小组的形式承担后果,自己一个小组后更能清楚的、切身的感受到自己的行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同时在学习方面更加主动作业及时完成,多次得到优秀,不断提高自己的量化成绩。
对于张骏驰喜欢画画的特点,鼓励他在学校的科技节中积极参加报名,为班级争光,通过这一个活动让他感受班级的荣誉感,激发他的责任感,同时在无意之中安排班级的一些简单事物给他,帮助他重树信心,给他创造充分发挥自己特长和潜能的锻炼机会,之后在学校的运动会中积极参加报名,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逐渐得到同学们的认可,融入到班集体中。这其中也离不开家长的积极配合与支持。
一次一次小小的进步后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渐渐认可,使他自己更有信心可以做好,知道怎样做好,遵守规范带来的实际效应能享受到,承担责任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认可,这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良性循环。
- 评价与反思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身为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更大。
(一)、闪光点不仅“挖”,还要“用”
“教育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鼓励他们独立工作,进行创造,获取成功。”对于班级的每一个孩子,我不能放弃,孩子的闪光点挖掘出来之后,还要正确的运用,对于张骏驰画画的特长在板报组不能很好的发挥,就积极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科技节,画科技小报,为班级争光,积极参加报名学校运动会,多次取得不错的成绩,同时要求班干部不计前嫌主动帮助她、关心她、团结她,这使他逐步融入到集体中。当然,教育学生善于发现自身的优点与长处,同时更应该教育他们看到自身的不足,这样方能扬长避短。
(二)、批评不仅“严”,还要“容”
对于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班主任更应关心和爱护他们,对他们不嫌弃、不歧视,不疏远。在处理班级事情时,面对行为不规范的孩子,应谨慎对待,不能简单粗暴地呵斥和指责,应以诚相见,平等待人,消除他们心中的忧虑,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教育,自觉地去转变自己。因此,在工作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在不伤害自尊心的前提下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批评他他。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德育工作中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对策不仅“合适”,还要“适合”
苏霍姆林斯基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作为一名班主任,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应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背后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张骏驰的家庭生活环境中并不缺少爱,不缺少关心,但是缺乏自己承担责任的责任心,在德育过程中用责任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然后引导并激励他走向规范。
作为班主任面对性格各异、个性鲜明、可塑性强、一个个鲜活的学生,在德育工作中一定要记着凡事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