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

班会课创新的几点做法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9-3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个班级教育教学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管理的得当与否。俗话说“班风正才能学风浓”,拥有良好的班风才是管好班级的重要前提。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呢?在这里,我想从班会课这个角度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班会课首先是一堂课,是课堂就要体现上课的严肃性。我们有时候经常见到这样的情景,班会课上,班主任讲得头头是道,义正言辞,可是我们的学生呢?各忙各的,无动于衷,我想这样的班会课时没有意义的。作为班主任,只有把班会上升到课的高度,这个过程才真正对学生有较好的影响。

     班会课是一个班级处理班内事务的主要环节,也可以说是抓好班级工作的主阵地。它体现了一种制度、一种形象、一种理解、一种集体办公的协作精神。因此,恰当而有效地利用好班会班,将在班级管理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手2015级中美班后,我在班会课的处理上投入较多,做到班会课要具有针对性,全员参与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传统的班会课形式单一,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总是刻板的提要求,谈禁令。一个问题反复讲,讲多遍,讲得学生都厌烦了,甚至班主任一张嘴,学生都知道要说什么内容了,可是学生呢?班级管理呢?学生当然是习惯依旧,班级管理依然是不见起色。

  那么如何才能让班会课真正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切实让班会课对学生产生触动呢?在平日的班级管理中,我尝试做了这样的改变。

  现在我班的班会课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班级具体事务通报,二是关键词核心主题教育,三是“我的一周”总结演讲。

  第一个阶段内容和平日的班会课内容大同小异,主要就是一周以来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具体事务和注意事项,这个阶段时间很短,无需展开太多,要掌握“表扬到人,批评到事,落实到点”的原则,是非分明,干净利索。

  第二个阶段是班会课的重点。每次班会课前,我会回顾总结这一周以来的班级情况,然后从做人做事角度确定一个本次班会课的关键词。关键词确定后,我会从词语的本意出发,联系这个词和学生行为与班级利益的关系,从而谈做人做事,行为习惯的养成等等。至今为止,我已经先后确立纪律、自制力、时间、进步、信任、荣誉等关键词。比如谈到荣誉,我先谈自己对荣誉的认识,谈荣誉的重要意义;然后过渡到集体荣誉,谈对荣誉的珍惜与保护;之后列举自组建班级以来我们所获得的所有荣誉称号,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进取精神。最后抛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谁在损害我们的荣誉?”这一问题的抛出是问学生,更是让他们思考自己平日里的言行举止和班级利益的关系。从而自我反省,达到完善自己,强化集体荣誉感的目的。再比如谈到信任关键词时,我说:“信任给人幸福感、成就感和满足感。信任的天平一旦失衡,我们将面临不可逆转的危机!一个想建立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不容易,可是,想毁掉他人对自己的信任只需一个谎。”

  如此以来,简单的话语说教变成了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内在的深刻反思,不枯燥,不单调,行之有效,事半功倍。

  我的班会课的第三个阶段是留给学生的。每周确定8位学生面对全体学生进行一周的自我总结演讲。演讲同学随机确定,但要保证每三周全体同学都有一次机会。演讲的目的,一是锻炼他们在集体场合下的能力与胆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在演讲中自我总结,从而发现问题并进一步提高自己。演讲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适时点评引导,从而起到教育作用。

  随着时间的延伸,我又根据中美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将汉语演讲改为英语演讲,同时,邀请家长自愿参与我班班会课,观摩并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班的班会课已经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孩子们对班会课的认识有了不小的变化,他们的参与自主性大幅提高。

  班会课的变化拉近了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班级管理的深入和学生做人做事方面能力的培养,轻松的氛围,良好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