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

长征,不朽的丰碑;精神,不倒的长城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0-18 浏览次数: 【字体:

高中历史组  孙翠霞

1934年,中华大地,风雨如晦,秋风萧瑟,中国革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王明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被迫战略转移,10月10日夜间,中央红军悄然从瑞金出发,告别依依送别的乡亲,开始在荆棘和鲜血中悲壮前行,两年间,红军纵横大半个中国,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征程总长度达到了六万五千里, 1936年10月22日,三大红军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30万红军到达陕北只有三万多人。他们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他们用双脚描绘了一副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他们用生命赋予这段征程一个闪闪发光的名字---长征。长征像一条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

八十年再回首,长征路雄关漫道,皑皑雪山冰封雪冻、茫茫草地人迹罕至、崇山峻岭崖峭谷深、条条大河江宽水急……天上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国民党大军围追堵截;棉衣匮乏,粮食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退缩。……这一切没有将这支军队打垮压垮拖垮,反而使它百炼成钢,这支衣衫褴褛的队伍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骨干, 三万颗血肉的火种,挺起了民族复兴的脊梁。人们不禁要问:在那样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是怎样强大的内心支撑他们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是“长缨在手缚住苍龙”的豪迈激情,是对命运多舛的祖国的深沉大爱,是对中华民族的责任担当。长征途中,这种信念化作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的乐观,化作了“官兵一致同甘苦”的团结,化作了吃野菜啃树皮的艰苦奋斗,更化作了“千锤百炼不怕难”的英雄主义情怀。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无处不是血与汗的洗礼。这些肩负着伟大使命的中华儿女,用自己的热血,将共和国的国旗抹成了红彤彤的颜色;用赤诚的灵魂书写了一种荡气回肠的精神: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乐观向上、求实创新。长征精神将会筑起中华民族不倒的长城。

今天,硝烟散尽,这片土地安静祥和,苦难过去,人民幸福安康,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我们拿什么来告慰那些英灵?那就是铭记历史,坚定信念,不让先辈们打下的江山变色;更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祖国更加繁荣富强,是新时代的长征。同学们,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青春少年,你们肩负着时代的使命。你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我们全体教师一定会努力工作,为你们提供最无私的帮助!老师们,同学们,长征永远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