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

竹篮打水亦不空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1-09 浏览次数: 【字体:

金子与烂泥

一位老师在讲台上问学生:“你们觉得是金子有价值,还是一堆烂泥有价值呢?”

学生们齐声回答,“然是金子啊。”

老师笑了笑说,“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

*世上没有绝对的好坏,看清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米还是米

一弟子向师傅求教:“师傅,有人说我是天才,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依你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师傅反问。

青年一脸茫然。

“譬如一斤米,在酒商眼中是酒。在乞丐那里,就是救命的一顿饭。而米还是那米。”师傅说。

青年豁然开朗。

*你看待自己的方式,决定了自己的价值。

一杯水与一湖水

一个总是爱抱怨的年轻人,有一天父亲坐在餐桌旁对他说:“儿子,喝了这杯盐水。”

儿子照做了,喝完后抱怨这杯水太苦涩了。

之后父亲带着儿子来到了一个清澈的湖边,父亲把盐放入湖水中让儿子喝一口湖里的水。

儿子喝完惊呼,这湖水太甜了。

父亲说:“生命中的任何负面情绪就像是盐,而它的口味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这个世界总会有让人难过抱怨的事情,而你的胸怀,决定了它们是否真的那么糟糕。

原谅

曼德拉曾被关压27年,受尽虐待。

他就任总统时,邀请了三名曾虐待过他的看守到场。

当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时,在场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

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

*原谅过去,就是放过自己。

竹篮打水亦不空

山里的农场住着祖孙俩。

每天早晨,爷爷都会早早起来,在餐桌旁诵读一本圣典。孙子也照样学样地在一旁模仿。

一天孙子禁不住问道:“爷爷,我试着像您一样诵读这本圣典,可是我怎么也做不到全部读懂,而且读懂的那部分,合上书就忘个精光。您说读这个有用吗?”

  爷爷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转身把煤炭从盛煤的篮子里放入火炉,他告诉孙子:“你把这篮子拿到河边,给我带一篮水回来。”

  男孩照着爷爷的吩咐做了,可是在他到家之前,水就从篮子里漏光了。爷爷见状笑着说:“你下次应该走快点。”说着,又让孙子回到河边,进行第二次的尝试。

  这次男孩跑得很快,但是在他回家之前篮子还是再一次地漏空了。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爷爷竹篮是打不了水的,他想要个桶打水。

  老人说:“我要的不是一桶水,是一篮水。你还是没尽力啊。”这次他来到门外,监督男孩再一次尝试。

  虽然知道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男孩还是想让爷爷看见他已经尽了全力。男孩把篮子深深地浸入河中,提起后拼命往家跑。但是跑到爷爷面前时,篮子依然没水存下来。他喘着粗气对老人说:“爷爷您看,一点用也没有啊!”

  “你觉得没用吗?”老人说,“看看这篮子。”

  男孩这才疑惑地看着篮子,突然意识到篮子跟他刚拿到手里的时候不一样了——这不是那个盛过煤炭的脏篮子了,它已经变得从里到外都干干净净。

  爷爷这才对男孩说:“孩子,你也许读不懂或者记不住圣典里讲的东西,但是在你诵读它的时候,从内心到外表都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世上没有无用功,竹篮打水也不空啊。”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