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

学习传统文化 做守德明理中国人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1-03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提到传统文化,或许就会有人把它和迂腐守旧联系在一起,认为传统文化就是要让人们回到过去,宣扬传统文化就是不接受进步的表现。从而对传统文化冷嘲热讽,不屑一顾,大有把传统文化视作异类之意。
其实,在我看来,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任何一种事物的发展是一样的,它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积极改变自己的内涵,它也有一个适应不同社会形态而不断被解读、被丰富的过程。因此,将传统文化一棍子打死的思想和做法都是有失偏颇的,都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而广泛,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是含有巨大教化能量的、亘古不变的规则和信条,它遵循自然,注重伦理,明于造化,精于五常,是全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初次接触传统文化始于《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初读《弟子规》之总训,我便被这言简意赅的文字深深吸引。《孟子》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于道路矣。”这两者都谈到了中国的“孝悌”文化。我就想,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能不能从学习文言知识、教化做人和班级管理的角度去认识《弟子规》,进而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做一点事情? 
自从有了这个念头,我便一直在进行着规划,直到2014年暑假后接收了新一届高一学生,我知道,将《弟子规》和语文课堂及班级管理进行结合的实践可以开始了。
第一阶段:认知了解
开学伊始,我便把自己关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的打算和意义跟学生作了说明,总体上阐述了做人与做学问的关系,强调了做人的重要性。现在来看,学生对这一举措还是很有兴趣的,《弟子规》有些同学小时候接触过。但是,在语文课上,由语文老师讲授还是挺新鲜的。有了这个兴趣点,我的计划可以说基本上成功了一半。
我的具体实施步骤是:每堂语文课前,我都让课代表将《弟子规》的适量篇幅认真抄写到黑板上,并让全体同学做好记录;上课五分钟,由我逐字逐句讲解其意思和内涵,让学生听明白其中的道理;之后学生要进行反思与联系。需要注意是,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联系学生或者学校生活的实际,说身边事,谈身边人,设置生活情境,以增强学生共鸣,从而不至于使讲解变成空洞的理论传授。比如,在讲解“有余力,则学文”时,我首先提问学生这六个字的意思,很多学生会将“文”理解为“文理”中的文科。学生的这一错误理解来源于他们对文科理科分支的熟知。这个时候,我就从前边所讲的做人要懂孝悌、谨信谈起,解释做人是“学文”的前提,学生便会恍然大悟,明白此处的“文”实则指文化知识;再有,讲“入则孝”时,我就谈对父母的理解和尊重,从而扩展到对老师的敬重和感恩。讲“兄道友,弟道恭”时,我谈班级内部的同学关系和宿舍内舍友关系的处理;讲“衣贵洁,不贵华”时,我会涉及校服的穿着与攀比风气问题……如此,学生在认知中总结,在了解中反思,会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言行,向德向善。
第二阶段:诵读领悟
半个学期之后,讲解过程结束。那么,如何让学生继续深入汲取传统文化的精要呢?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安排学生利用早读的前三分钟齐读部分章节,利用上课前几分钟回顾,有时候还利用班会课时间,让全体学生一起诵读《弟子规》全文。在诵读中领略古文的节奏与韵律,在诵读中领悟文中丰富的哲理和要义。
第三阶段:化思成文
明白理解,阅读成诵之后,是时候让学生写点什么了。内有情思必发而成文。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便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周记当中书写自己对《弟子规》的认识和感悟。有时候就把“我与《弟子规》”作为周记的话题,要求学生摘录其中的语句和章节,具体谈传统文化对自己的影响。学生在周记中谈曾经的无知与不足,谈现在的后悔与打算,谈对父母与老师的重新认识,谈对同学的宽容与谅解……我自己觉得,这个过程是最有意义的,学生的表现也是我作为班主任最愿意看到的,也是让我最欣慰的。
一个学期结束,我明显的感觉到《弟子规》教学在我的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首先,因为牢记了《弟子规》原文,学生可以随时进行摘录使用。这种情况在和学生平日的交流中有,张口就说“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时时吟出“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面对结交朋友问题,他们明白“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讨论考试失利的情况,他们懂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特别是一次关于“诚信”话题的作文,好几位同学都引用《弟子规》中“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的句子,效果不错。其次,因为懂得了《弟子规》的教诲,学生们的行为规范多了,班级管理也变得充满文化气息,管理的效果也比之前要好得多。原来苦口婆心要表达的意思,《弟子规》中寥寥数语便可从容解决。孩子们懂事了,从内心接受了师长的良苦用心,家长们也深有体会,在不同场合都跟我说起学生的变化,言语中透漏出对学习传统文化的认可和肯定。总之,学习《弟子规》用了一点时间,在紧张的高中生活中看似失去了什么,实际我们收获的将是更多更多。
新的学期开始,我再次给学生布置了重读《弟子规》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重读中感受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与深奥,感受人类文明的崇高并努力将之发扬光大。真心期待有越来越多的人接触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全力发掘传统文化在做人教化中的重要作用,做守德明理中国人。
如此,则遵仁重礼,社会安定,民风淳和,实我辈之幸!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