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拿到这个题目,“价值观”三个字赫然入目。
价值观 ?在如今经济高速发展,日益繁荣的社会,这个看不见又摸不着的名词究竟有着怎样强大的影响力?
价值观 ?在你的心目中,这个似乎有些笼统又空泛的观念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
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事物的总体看法和观点。比如,现在我问同学们,“你为什么要读书?”你会怎样回答?很多年前,南开中学的校长问了同样的问题,一个少年站起来,掷地有声地回答:“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位少年就是伟大领袖周恩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生的价值追求。
一个人,奋发有为,离不开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个国家,昂扬前行,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离不开丰润的道德滋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就是强大的精神支撑,就是丰润的道德滋养。党的报告用二十四个字,分三个层面概括了它的内涵,即: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这24个字,精炼简短;就是这24个字,字字珠玑;就是这24个字,豪迈地宣告了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庄严地规定了我们提升生命境界的基本准则。
一位伟人曾说,“一个人是否成功,不在于他的能力大小,而在于他是否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一生所创造的价值。”现在,让我们重新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我们的一生要追求什么?创造什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当下我们应该怎样去实践核心价值观呢?我觉得,在日常生活中,受用最广的当属“友善”二字。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国学经典《三字经》开篇首句便是:“人之初,性本善。”由此可见,友善是公民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身边都是友善的人们、身处一个友善的社会是我们共同的期许。
做到友善,首先要对身旁的人亲近和谐,以心相交。“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面对朝夕相处的家人、老师、朋友,我们要关怀体贴、感恩回报。帮妈妈扫扫地,给爸爸端杯茶,帮同学讲解一道题,跟老师分享一些心得.......我们可以在最平凡的小事中倾注美德,实践中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做到友善,其次要待周边的人真诚热心,尊重有礼。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哪怕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当别人遭遇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当别人取得成就时,给与一个微笑;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老人倒了扶一把,公交车上让个座,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博爱宽容,乐于助人,对我们而言,就是实践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做到友善,还要对自然万物善待敬畏,呵护关爱。例如,在马路上不乱扔垃圾、在旅游景点不乱涂乱画、节约用纸、随手关好水龙头,爱护小动物......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也能反映我们的个人修养和价值观念。
以上对“友善”的阐释,使我们对“价值观”这个概念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开篇那个“价值观对于社会和个人有啥用”的问题,我们也有了明确的答案:
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看,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具备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重要稳定器,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
从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看,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它是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它是汩汩甘泉,滋润我们年轻的心田;它是温暖朝阳,照耀我们健康成长。
同学们,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树立并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个人理想和民族复兴的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