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

全员育人-爱的教育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0-19 浏览次数: 【字体:

崔婷婷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让他经常具有作为智力劳动者的自尊感,作为公民的自尊感,作为自己父母儿女的自尊感,作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绩而变得美好起来的个人的自尊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人民教师,不仅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还必须关心、爱护、尊重学生。

我校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活动给了提供了一个提高自己的平台,我很珍惜也很努力。跟十六七岁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相处,觉得很幸福,学到很多东西。当然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和难题,正是这些难题让我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下面通过在全员育人活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讲一下的自己的学习发展道路。

一、     重视学生的挫折教育。

成功教育最关键的是承认每个学生都存在取得成功的潜质,通过不同手段的激励,学生奋发努力,最后获得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成功,但在取得成功而不懈努力的过程中,难免有挫折和失败,如果学生不能经受这些挫折和失败,要取得成功就困难了,因此,要取得成功就必须经受得起挫折,能经受起挫折就应当重视对学生的挫折教育。成功教育重视的是对成功结果的自信,挫折教育重视的是对取得成功过程中的磨练,二者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因为年轻气盛,急于取得一定的成绩,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达不多要求就批评惩罚他们,有一段时间班里一些学生便有了逆反心理。于是便有很多学生觉得自己比较笨,学不会,就是学了也达不到要求,于是便有了自暴自弃的想法。时间一长,班里的成绩就急剧下降,他们的自信心就更受打击,从此便有了恶性循环。在孩子看来,学习了就一定会有收获才会有成就感,否则就特别受伤。因此,在英语学习中,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但总是没有收获。针对这个现象,我课下专门找了几个有这种想法的男生,询问了他们的心里真实情况,又举了一些名人成功的案例,强调学习得坚持不懈,要有强大的内心,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要轻言放弃。平时他们有点进步,就及时提出表扬,过了几天这些小男生好像对自己又有了信心,学习又有了劲头。

二、关心、尊重每位学生,不抛弃、不放弃。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具有育人性,它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教师只有充分尊重、信任自己的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才会得到学生的理解。尤其是对后进生,必须用心去关爱他们。“尊重学生”是最基本的前提。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都有渴望成功的心理,许多学习不良学生正是在人言可畏中被忽视、被疏远、被歧视,从而失去了自尊、自爱,放弃了成功的机会。一个人如果获得了尊重与关爱,就会有战胜困难的强大勇气,从而不断完善自我。所以,学习不良学生并不可怕,只要,从尊重和关爱学习不良学生入手,帮助其树立前进的信心,激发其追求上进的内在动力,不仅会使其学习不断进步,而且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获得成功。

    这一点,体现在一个男生给我写的道歉信上。这个男生本来基础不好,加上有没有自信,所以一直对英语学习很是畏惧。一次考试前我发现他上课不记笔记,下课作业也完不成,知道了他的问题所在。于是晚自习时间专门跟他谈话,并主动给他补课,仔细给他讲解刚学的语法知识。以后每次上课后都会问他是否听懂了课上知识点。这次期中考试因为没有把握好时间,导致考试成绩很低。第二天早上早自习,他递给我一封信,因为考试失利来向我道歉。信上写着,“多谢没有把他放弃,一直关心、鼓励他,以后会一直努力学习英语的”。

三、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及时发现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引导

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例如,我班有几位同学的上课听课不记笔记,纪律散漫,我就及时找他们来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引导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不是直截了当的指出他们的不是,而是给他们讲一些关于笔记、纪律的故事,给他们讲笔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过来。通过个别谈话,这几位同学都很快转变了过来,慢慢地开始几比几,再也不捣蛋,对待人也文明礼貌了。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充分了解学生,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幅教书育人的重担。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在今后工作中首先应该以优秀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们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崇高境界。学习他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真正热爱教育事业,以教育为快乐,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扎扎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全部的爱献给教育事业,献给我们学校的学生们。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