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

国旗下讲话之六--文明礼仪伴我成长

来源:初中教导处 发布时间:2017-11-29 浏览次数: 【字体:

我国素来就是一个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伟大的思想家荀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这表明,我们的祖先一直就走在追求文明的道路上,并且一代代的积淀与传承着。那么对于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文明礼仪对于我们还重要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文明不仅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而且对于我们而言,也是体现一个人道德和修养的尺度。生活在自然社会里,注重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这是我们每一位同学人生旅途中必修的一门课程。

文明在哪里?其实,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是路上相遇的微笑,是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和睦,是见到师长时的一声问好,是真诚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一个小小举动……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现代中学生,注重礼仪的自我修养,即在学习礼仪、运用礼仪中,能展现出我们的教养,并在社会交往中,有所为,有所不为,自觉地运用礼仪规范,方算得上知书达理,方称得上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我们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做到“举止文明,处世得体”,方可“有礼走遍天下”。

但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是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够做好,我们离文明还有没有距离?在我们的校园内、教室里、楼梯上,那些与我们美丽的校园不和谐的纸屑是不是你随意扔的呢?预备铃声早已响过,你是不是还在左右顾盼,忙着说话?见到老师不问好,见到同学不理不睬,说话带脏字,背后说老师、同学坏话,在校园里大声喧哗、追逐打闹……凡此种种都是不文明的现象。甚至有的同学可能认为:既然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我扔了又何妨?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出口带脏又怎样?更有公共场所乱扔乱丢等个别现象。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我们自身的形象,也会影响我们这代人的整体形象。

文明的校园需要我们做到:

(1)按时到校和离校。早上7:30,下午13:20之前不允许到校,放学后迅速离校,确保安全。(2) 室内外卫生打扫及时,保持整洁,不留死角。自行车摆放整齐,按要求悬挂车牌,停车落锁,保持车棚卫生。(3)室外课要做到集合迅速,行进中队列整齐,保持安静;集会要快、静、齐,会场要保持安静、整洁;升国旗时要站姿端正,齐声高唱国歌;楼道内要静走、右行,杜绝追逐打闹、做游戏、大声喧哗、滑楼梯等不良行为,做到“入楼轻声慢步,入室即座静思”,确保良好的教学秩序。(4)自习课不得不得收发作业,不得出入教室,不得在黑板上抄写作业或用电脑屏幕播放作业。做到入室即座、入座即学,减少抬头率,确保高效自习。杜绝校内吃零食现象。不得在学校门口购买零食,不得在校园内嚼口香糖或吃零食。

同学们,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文明礼仪,你就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一名知礼守信、谦恭礼让的中学生,让文明礼仪之花在胜利一中的校园尽情绽放!让文明礼仪之树伴随我们健康成长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