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

他山之石之二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9-23 浏览次数: 【字体:

让我和孩子们的梦想一起飞翔

高一(6)班主任 高云燕

“和学生平等地坐下交流,才知道他们并不是小孩子。其实,他们有好多想法,甚至不乏真知灼见。”

“当代学生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

上面两段话是来自于我前段时间拜读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中的摘选。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主力军,也是开展有效班级工作,建设和谐班集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面对我们的高考目标,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教育管理才能达到教育目标,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我们能不能走出一条在目前既定高考方针不变的情况下既完成高考任务又能少花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完成我们的素质教育目标呢?。我想只要真正落实我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老师的心和学生的心走在一起,真正做到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和学生同呼吸,共成长,我们的教育就会离成功不远。

 一、言传身教,树立良好形象
  “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年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成长。”-----李希贵

刚带这个班的时候,我想:尽力而为吧。但当事实摆在面前时,我新的想法是:如果不把这些同学教育好,将影响他们一生的前途。一种教师的责任感促使我必须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并把我全部的心血倾注到这些同学身上,使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面对成长和渴求知识的青年学生,班主任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把自己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自己的言行展现给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声誉和威望,使班主任真正成为知识的传播者与教学中的引领者。如果班主任言不雅、行不正, 就会失去威信, 给班级管理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作为班主任,自身必须教学水平高、道德素质硬、管理理念新,堂上能讲课,课下能交心,既要勇于奉献,又要有责任心,这样的班主任才会博得学生的喜爱和认可。

二、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欣赏信任才能走近他们内心的深处

“不要用成年人的是非观念来判断学生,不要轻易使用道德的标尺来衡量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应该信任你的学生!-----李希贵”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所谓赏识,就是教育者(家长、教师等)充分肯定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不管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每个孩子,都好似是由一粒种子长成的小树,小树还要长成大树。但是,并不是每棵小树都能成为栋梁之材。是我们的态度,决定了他们是伟大抑或平庸、成功抑或失败。回顾我们现行的教育,其根本弊端就是抱怨。老师时不时地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结果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降低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并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而众多的事例表明赏识教育不失为一种成功教育。

那么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赏识教育呢?

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评价都应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通过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各种活动中我们把要求适当降低一些,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稍加努力就有进步,从而培养起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愉快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赏识教育的主渠道。创设愉快和谐且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氛围容易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对学习上取得的进步充满信心,能从与老师、同学和教学内容的交互活动中得到乐趣、获得启迪。如果每天晚上放学前学生整理自己的东西时说:“我真高兴,明天又能上某某课了。”那么我们的教育离成功就不远了。相反,如果一位学生对老师说:“老师,我不想在学校呆了,在这我连死的心都有!”那么,我们的教育肯定过存在不小的问题。我们班有一位学生,在我们月考成绩出来之后一看数学成绩73分,还没等老师分析,那天晚上就情绪失控,也没给老师请假晚自习后私自外出,第二天当我找他谈的时候他给我说,“老师,我数学下了很大的功夫,怎么一考又考了70多分呢?在学校我的压力太大。”起先,我没同意,给他谈了很多,后来他又给他爸爸打电话,告诉他爸爸,在学校他实在呆不下去了,太压抑了,他爸爸到校后非常沉重地给我说,“高老师,我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难道真的是这位学生有问题吗?如果我们老师能根据他的性格特点,及时发现他的问题,主动和他谈心,交流。我想他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了。所以,这不能怪学生,只能怪我们的工作没到位,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田,与他们共同成长,才能发现每块田地的生长情况。再次,赏识教育也要有度。帮助学生增强自信是必要的,可过了头学生就可能狂妄自大,咄咄逼人。学生犯了错,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一点惩罚,也是很有必要的。盲目地肯定优秀的学生,说他们很有希望,无疑只会增长他们的傲气和狂劲。赏识教育可以使那些有着自卑感,自尊心差的学生胆小内向很少被老师和同学注意的学生个体奋发向上,锐意进取。赏识如阳光,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爱的激励中自信而快乐地成长。常言道:“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人以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与教学的关系。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师爱,用欣赏的眼光关注你的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孕育情感的氛围中取得进步,体验收获

三、管理上,从小事入手,影响教育学生

“教育必须从细节入手,然后才能塑造出注重细节的学生。正是这些细节在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地塑造我们孩子的心灵和品格,修养和气质。---李希贵”

1习惯养成:在接下来的班级管理中,我还是从学生平时的行为入手进行教育。将近60名学生生活在一个班集体中,除了要求学生学习之外,纪律和卫生是班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教室内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卫生环境的建设也是我们班级工作非常重要的内容。老师说教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学生的日常行为来进行引导,在有些时候,“严厉”不一定管用。首先,我从自身的细节入手,只要进入班级,就先检查班级的卫生,遇到废纸,我自己捡起来,每天进入教室近十次,我就捡十次,接着在我的影响之下,再通过制作表语 “人心齐,泰山移,班级卫生没问题”贴在墙上;针对纪律问题,其实影响一个班级纪律的关键就是有限的几个同学,我通过“死盯硬磨”连续找其谈话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再加上“但求日积月累,收获于细微;不要左顾右盼,专注于自我”和“最美的年龄,为最纯的梦想,尽最大的努力”的标语来对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意志力的培养进行教育。同时结合他们在教室内的纪律和卫生表现,搞一个“拒绝陋习,走进文明”的集体签名活动,这样就将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生活中的细节问题统一起来。良好的习惯也将会慢慢养成的。

2倡导民主治班, 实行科学管理策略:班主任要改变以往应试教育的观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班级工作,培养和锻炼其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其次,班主任也要采取民主治班的管理策略,在管理中要做到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把一些班级中的具体事务交给学生来做,授权负责,分层管理。最后,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提出整体要求时,应实行“粗放”管理,不宜太多、太细。这种“粗放”一方面指的是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的行为都能符合学校的基本要求,有益于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在形成班集体的过程中留有自我创造与发挥的余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骨干,打造得力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干部,善于发掘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热心为班级服务、集体荣誉心强和有吃苦耐劳精神的学生,组建合理的班干部队伍。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干部竞选活动。在岗位设置上,要明确班干部职责与分工,各司其职, 各尽其责, 引导建立团结协作的班级工作氛围。在班级活动开展上,班主任既要大胆放手让班干部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还要在平时加强指导,不断提升班干部的思想觉悟和工作水平,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一支团结协作的班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工作才会得心应手。

学生的成长固然需要老师的引领,但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在成长,我们永远无法替代他们的成长,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探索出适应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走近他们内心的深处,赏识信任学生;从小事入手,与他们同呼吸,共成长,用最平凡的事件来影响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正确地走好自己的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让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愿:我们携起手来共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和学生一起成长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进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