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天空深邃如歌,大地辽远如诗。是谁敞开胸怀,任风雨侵蚀,任日月普照。是谁从远古走来,经历屈辱、艰难,从而变得坚定、顽强——它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
让我们将历史的时针拨回到86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8日。这个深刻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永远的耻辱的痛。那一天夜里,日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其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向了历史的深渊。这是怎样的悲哀、怎样的耻辱啊!
山河在呜咽,松涛在哀泣,在这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是革命先辈们用万丈豪情和赤胆忠心,发出了一声声震荡环宇的呐喊,抒写了一首首大海回波的壮歌。他们求索奋斗、浴血疆场、马革裹尸,十数年的期待,十数年的牺牲,数万万同胞的奋斗,终于换来了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声惊天动地的呼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也许无论怎样强调和缅怀,一些人仍旧认为九一八事变已时过多年,纪念它对于生活在和平富饶年代的我们已没有多大的意义,纪念九一八也逐渐流于形式。你不肯怀着庄严与肃穆回首往事,你甚至不肯在刚才升旗时张嘴认真地唱一遍国歌。我想说,九一八事变,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日期,它不是一个冰冷的沦陷国土面积的数值,它不是历史书上一段用于应付考试的文字。它是敌人的装甲车碾过国人躯体时粉碎的骨骼,它是日本人的刺刀砍进中国人的血肉时发出的钝响,它是空气中弥漫着的极其浓烈的尸臭和血腥气,它是惨遭蹂躏的妇女那一声声绝望悲切的哭号。九一八事变,它真真切切地发生在86年前的今天。难民悲痛的哭喊仍回荡在天宇间,尚未止歇;烈士炽热的鲜血仍流淌在土壤里,尚未干涸。这一切都在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提醒我们:勿忘国耻!
时至今日,日本政府竟然拒不承认他们所犯下的罪行,试图篡改历史教科书,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唯有所有人铭记国耻,方能揭露侵略者的罪恶、叩问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灵。方能遏制无羞耻者别有用心地扭曲历史,方能防止屈辱的旧梦再现,方能使践踏人权、亵渎文明和破坏正义的恶势力不再侵犯我们的国家!
这段历史不能忘却,更不容篡改和抹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冤冤相报,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纪念九一八是为了不要忘记因落后而挨打的历史,是为了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建国60年来,我们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震惊了全世界。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82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用潜艇水下发射战略导弹的国家。2003年10月15号,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民迈开有力的步伐,意气风发地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质量年年提高,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令世人瞩目。 中国声音,铿锵有力;中国力量,撬动世界;中国品牌,挺立前沿;中国未来,乘风破浪!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如今,这片热土早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龙腾虎跃今胜昔了。同学们,我们的民族曾经辉煌,曾经跌倒,并终将辉煌。祖国人民在期盼着我们,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永不能忘。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点燃心中那团火焰,怀揣着再铸民族之魂的理想,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勿忘国耻,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