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

增强防范意识 确保假期平安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10 浏览次数: 【字体:

安全是幸福生活的基石,是快乐假期的保障。暑假来临,在享受假期乐趣的同时,安全这根弦绝不能有丝毫松懈。为使同学们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充实的暑假,请大家增强防范意识,高度重视假期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一、严格落实放假前的安全工作。放假前,各班要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学生离校前,班主任要切实组织整理、检查好教室、宿舍卫生,断电、关窗、锁门,年级部组织检查,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二、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安全包括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信息、生态、资源、核等方面的安全。要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不要在军事基地、军用港口等地拍摄影像。不要在社交平台发布不当言论、影像。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和线索,及时拨打12339电话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

三、扎实加强防溺水教育。学生家长须切实履行监护人职责。学生须严格落实防溺水“六不准”要求: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6.遇有他人溺水,要寻求成年人帮助,或利用绳、竿、木板、救生圈等现场器材施救,不准学生擅自下水施救。要远离取水井、施工井,预防坠井溺水。

四、提高应对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能力。发生雷电、大雨、强对流、冰雹等恶劣天气时,应尽快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切断危险电源;不要走水过深、看不清的道路,注意道路上的窨井。雷电时不要在树下、电杆下、塔吊下避雨,不要在空旷场地打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物品等扛在肩上。高温天气时,注意采取降温措施,预防中暑。远离危险源头,确保人身安全。

五、注意用电、用气等方面的安全。定期检修电路、电器,及时更换破损的电线、电器。定期检修天然气管道和炉具,用后及时关闭总阀门,及时通风。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不要慌乱,使用正确的方式方法逃生或自救。

六、重视交通出行安全。不独自或私自结伴外出。出行前要关注天气预报、路线路况及目的地环境特点,要有保障措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乘坐无牌、无证、无保险的“三无”车辆,不乘坐报废车、超载车、人货混装车。过马路走斑马线、人行通道,不翻越交通隔离栏,不在机动车道骑自行车、玩耍嬉戏;骑电动车要佩戴好头盔。

七、注意饮食安全。合理膳食,不暴饮暴食。不吃过期、变质和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三无食品”,防止食物中毒。

八、学法懂法,遵纪守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携带管制器具。不答应陌生人的邀请,不乘坐陌生人的车辆,不接受陌生人的饮料、食物,不给陌生人开门,遇到危险迅速向人多的地方转移,及时拨打“110”报警,并及时向就近的成年人求助。遇事冷静,远离暴力。不相信、不宣传封建迷信,远离邪教。

九、严格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合理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严防沉迷网络。不浏览不良信息。讲诚信、守底线,不信谣、不传谣,不侮辱欺凌他人,远离网络暴力。增强自护意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不轻易相信来源不明的电话、短信和网络信息。不把自己及家人、朋友的姓名、住址、学校、电话号码和照片等信息透露给陌生人。

十、提高防范毒品的意识和能力。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杜绝各种不良嗜好,严禁到营业性网吧、KTV等人员复杂的社会场所,不与陌生人或社会闲杂人员接触。在正规商店购买食品、饮料。在陌生环境,不进食、不饮用离开视线的食品和饮料。

十一、预防拐骗、敲诈、侵害等事故发生高度重视防传销、防诈骗等方面的安全。外出要有家长陪伴或征得家长同意,并要切实注意安全,不到无安全保障的危险地点;外出时,要做到让家长知去向、知活动内容、知同伴、知联系方式。遇到危险要拨打“110”报警救助。警惕电信诈骗。接电话,只要是陌生人索要你个人信息,谈银行卡、中大奖、公检法税务,或短信、微信要你点击链接,要特别警惕,严防被骗。

十二、积极乐观,保持身心健康。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积极锻炼身体,有计划地完成假期作业。多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快乐,分担烦恼,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保持积极健康心态。

同学们,安全是生命之本、幸福之源。让我们从我做起,增强防范意识,确保假期安全,度过一个平安、愉快、充实的假期!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