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一中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胜利一中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讨论)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新课程理念,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营造浓厚育人氛围,树立优良校风,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机制,从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经学校研究,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针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宗旨,充分整合多种资源,真正构建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机制,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新模式,从而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 概念界定
“全员育人导师制”:全员育人导师制,就是在现行班级管理模式前提下,对各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每组学生(兼顾住校生、走读生)都有一名任课教师相对固定的担任导师的制度。导师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为受导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育人服务。对受导学生做到“四导”——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和学习辅导,对学生的校园生活进行全程导育,从学习生活的每个细节,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习惯,并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全员育人”的涵义:一是育人面向全体学生,使班级内每一层面的学生都能受到来自导师的亲情关怀和来自同伴的友情帮助,让每一位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在情感交流与合作互助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二是全体课任教师都担任导师,每一位导师都要对所分工指导的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负责、全程指导。教师在具体指导学生成长,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实现教书育人和个人的专业发展。
“育人”的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指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导师”的含义:导师必须履行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职责,导师在学养、视野、道德品位、人格魅力方面,应高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师,是师德高尚的教师,是专业成长和发展着的教师,是终身学习着的教师。
三、组织实施
1、成立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刘志春
副组长:史本泉
成 员:杜军仁 于东威 董玉奎 张振庆 尹远友 李永年
高兴连 高同海 田再亮 张晓雁
2、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工作办公室设在政教处。
3、职责
(1)制定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计划和导师工作检查、督促、评估制度。
(2)召开有关经验交流会议,引领广大教师在全校积极参与、有
效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
(3)检查督导导师对所承包学生的指导情况,评价考核导师工作
成绩。
4、确立导育关系
学校首先组成以班主任为组长,全体任课教师都参与的班级导师组。全体任课教师都要担任导师,每个学生都要有导师。导师在认真做好学科教学的同时,还对所分工指导的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和学习辅导。导师工作主要有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与其他任课教师、家长及时沟通,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学习进步的合力。
四、导师工作职责
1、对受导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保护学生的
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道德和心理品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做遵纪守法、明理诚信的好学生。
2、教育受导学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刻苦
学习,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3、关心受导学生课外生活,指导学生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
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和个性特长。
4、协助学校、班主任对受导学生进行安全、卫生、文明礼仪等
方面的教育。
5、经常与受导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家长在教育学生方
面的支持。
6、与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要经常沟通交流,并对受导学生的
基础素养评价提出意见。
7、每位导师应为学生做好有关成长档案记录,如活动记录、谈
心记录、家访记录等,注意积累素材并撰写成功的育人案例,每期
每人至少一篇。
8、以上各项工作各位导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安排时
间处理。
五、制度要求
1、摸底调查,建立档案。导师要调查所承包学生,为他们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情况、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生跟踪档案等,记录受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2、建立家访联系制度。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系制
度。每月至少与受导学生家长联系一次,每位导师必须对受导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地了解,对其家庭情况简要分析,密切与家长联系,共同探索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法。
3、谈心和汇报制度。导师坚持每半月至少与学生个别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学习方法、生活、行为等方面帮助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同时要求受导学生每半月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建立导师手册,记录师生活动全过程。
4、“全员育人导师制”领导小组不定期举行导师、受导学生座谈
会,听取导师育人情况汇报。
六、具体要求
1、导师指导学生,应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需求,采取个性化、亲
情化的教育方法,切勿挖苦、讽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导师应认真倾听受导学生的心声,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
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3、每周必须与受导学生谈心一次,每月总结谈话情况记录汇总一
次,每月与学生家长电话或当面联系一次。
4、经常了解和分析受导学生情况,当学生取得成绩、进步时应及
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或麻烦时给予热情帮助。
5、努力帮助受导学生改掉每一个不良习惯。
七、考核与评价
1、学校建立导师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每学年开展一次优秀导师评选活动,学校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2、导师绩效工资与所承包学生个人量化考核成绩挂钩。
3、根据导师工作实效及日常工作表现,学校在聘任班主任时,成绩优异的导师将予以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