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条小巷看文明
“嘀——!” “嘀——!”
“喂,前面怎么回事儿?”我拦住一个同学问道。
这是下午一点半,马上就要上课,我却被堵在学校旁边的小巷里。前面的车在狭窄逼仄的巷子里乱作一团,一旁的空隙被见缝插针的自行车和行人占据,水泄不通。鸣笛声此起彼伏,嘈杂不已,平添几分焦躁。
“不知道!”同学无奈的回应道。
“哎,要迟到了……”我小声嘟囔,跳下车来,推着它试图向前挪动,却发现不可能。回头看看,巷尾也堵满了车,几个脑袋不时从车窗里伸出,不耐烦地鸣着喇叭,对于前面的混乱局势表示抗议。
这条小巷临近城市主干道又紧邻学校,一到上下班,车辆行人川流不息,有时不免发生摩擦。这和曾经的一幕何其相似!看今天这阵势,怕是前面又有两位私家车主,指着自己微扁的车门振振有词,不依不饶。
那是两年前的一天,我和爸爸一起被卡在相似的静止的车流,在交响乐一般的喇叭声中进退不能。之所以造成堵塞,就是巷子口两辆私家车“亲密接触”,一个说别人开得快,一个埋怨别人不看车,双方互不相让。结果我和爸爸都迟到了。恼人的景象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两人完全不顾旁人只为自己。直到交警出马才劝开了两人,要不然后面的“尾巴”真不知要排到多长呢。
看看表,还差五分钟就要上课了,前面依然没有要散开的迹象,“唉,我又要迟到了”。突然,前面的队伍开始缓慢挪动了起来。我赶紧骑上单车,随着车流向前蠕动。
我和同学缓缓前行,猜测讨论着究竟发生了什么,直到出了巷子口,才发现两辆车并排停在路边,两位车主站在一旁。
哦,果真是这样。我心里想。
可是他们的对话令我大吃一惊:
“真是对不起,都是我不小心。不过幸好没有撞着你的车……
“我也不该开那么快的。你确定你的车也没事吗……”
只见他们互相道歉,彬彬有礼。
“原来是这样!”我和我的同学异口同声地说出来,惊讶极了。是啊,我真是想不到是因为怕撞坏别人的车,仔细检查而造成堵塞,我还以为……是我对上次的事印象太深了吧。这种“人心不古,世道浇漓”的想法也“过时”了吗?
直到现在,我都惊异于当时两位车主会如此文明谦让。这和当年的一幕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现在东营市民的文明素质越来越高了。
两次堵车,两种景象,却令我心生感触。我想,社会文明是政府和公民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更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作为公民,文明的行为不仅能使自己变得高尚,也能给别人带来方便。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相信“文明之风”终会吹遍东营的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