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行动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爱国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行动》。
大家可能都知道前不久发生的钓鱼岛事件。 2010年 9月 7日 ,一艘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先后与两艘日本巡逻船相撞。当晚,日本海上保安厅以嫌疑妨碍公务逮捕中国渔船船长。同时以涉嫌违反《渔业法》对该船展开调查。事发后第一时间,中国政府连续作出强烈反应。9月21日温总理在纽约表示,钓鱼岛是中国神圣的领土。强烈要求日本政府立即无条件释放中国船长。他指出如果日本一意孤行,中方将采取强烈反制措施,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日方要承担全部责任。在中国政府的坚决斗争下,13日上午,日本海上保安厅释放了非法抓扣的14名中国船员。24日,日本冲绳县那霸检察厅决定以“保留处分”形式放还非法抓扣的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 9月 25日 凌晨 ,詹其雄返回福州。
钓鱼岛,日本称其为尖阁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总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众所周知,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在19世纪末爆发中日甲午战争前,日本对中国拥有钓鱼岛的主权没有提出过异议,钓鱼岛隶属于中国台湾省宜兰县管辖。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后,把台湾归还给了中国,却把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等私自交给了美国托管。目前该岛实际由日本控制,被划为冲绳县管理。
日本与中国争夺钓鱼列岛的主权,不是为了几座荒岛而发。而是为了钓鱼岛潜在的巨大的经济和军事价值。钓鱼岛水域海底石油储量巨大,可达30-70亿吨,而且其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年可捕鱼量达15万吨,有人曾经断定,钓鱼岛附近水域的石油资源使之“有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对日本来说,由于它是一个地形狭窄的岛国,基本上属于一个无战略纵深的国家,占有钓鱼岛意味着日本可在此建立一个本土以外的军事基地,作为日再次侵略台湾的桥梁或前进基地,将对中国的安全构成潜在的或现实的威胁。
温家宝总理 10月4日和日本首相菅直人在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进行了交谈。 温家宝重申,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温家宝指出,维护和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老师们,同学们
中国的统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无法逆转的趋势。复兴大潮,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爱国需要激情,需要信念,更需要理智,更需要行动。同学们,在胜利一中这所优美的校园里学习,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扬爱国主义不是非要我们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爱国行动,不是要求我们抵制日货、毁坏大街上的日系车,而是要求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学校里,努力掌握科学知识,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一种爱国主义行动。在我们的身边,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地去帮助别人,积极地去实践各种有益的社会公益活动,也是一种爱国主义行动。我们走向社会,遵守社会的各种规章制度,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也是一种爱国主义行动。
同学们,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勇于担当。我请你们记住:爱国主义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理智,一种信念,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