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

站直了做人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0-11-09 浏览次数: 【字体:

站直了做人

200908 姜水谣

直立,于是人猿相揖别,人类诞生。直立是种充满尊严与气度的表态。直立的人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脊梁。

站直了做人是种庄严的姿态。魏晋乱世,嵇康始终挺直背脊,不肯屈服。他用狂狷的言行反抗这乡原的社会,反抗这桎梏性灵的礼教和士大夫阶层的庸俗。他用“站直了”这种姿态表达他对恶势力的不屑一顾。司马昭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乱群惑众”的罪名杀嵇康,然而,临死之前,他仍挺直背脊,毫不畏惧地走上刑场,广陵一曲蹑花而上,那是他铁骨铮铮的绝世尊严。他挺立在风口浪尖,却从不曾卑躬屈膝。

站直了做人是种非凡的气度。元代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他口渴难忍,路旁恰有梨树,同行者纷纷上前摘梨,唯有他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梨解渴,许衡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是啊,“我心有主”,当旁人皆为利益所诱,抛却道德的时候,许衡却依然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即使是对区区摘梨小事,也要坚持“站直了做人”,不因利诱而低头。

站直了做人是种不屈的品格。 朱自清 先生在晚年穷困潦倒之时,甚至到了食不果腹的地步。但就是在这样山穷水尽的境况下,他毫不犹豫地在拒绝美国面粉的文件上签了字。临终之际,他还用微弱的声音嘱托夫人,无论怎样艰难都不可以接受美援面粉,因为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为满足口腹之欲而丧失民族气节,丢掉“站直了做人”的品格。

站直了做人,才有为人的尊严,才有非凡的气度,才有不屈的品格。挺直了背脊,于是一切威逼利诱都被粉碎,一切蝇营狗苟都被摒弃。站直的人才会有担当,担当这世间的重压,担当家庭与民族的责任;站直的人才会有勇气,勇于挑起现在与未来,勇于充当国家的中流砥柱。

站直了做人,这世界才能道德长存。站直的人坚持“我心有主”,任尔东西南北风,自岿然不动,坚守着内心深处的道德与灵魂,用气节为人间增添一抹亮色,用人格为世界诠释不朽风景。

站直了做人,成为民族的脊梁。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