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

参与劳动 共享成果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04-25 浏览次数: 【字体:

参与劳动 共享成果

   再过五天,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了,在劳动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向全国的劳动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1886年的 51日 ,美国的资产阶级政府出动大批军队和警察,残酷地镇压了芝加哥工人因要求改善劳动条件而进行的集会斗争。当时,工人阶级不要说争取主人的地位,就是要求改善基本的生活条件,也会遭到血腥的镇压。把 五月一日 定为国际劳动节,旨在动员并团结全世界无产阶级及劳动人民,为争取自身的自由、解放,为最终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而不懈斗争。

  今天,我国的劳动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让当家作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民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

  记得上小学时,老师教会了一首《劳动最光荣》的歌曲,其中有一句“幸福的生活在哪里?要靠劳动来创造”。那时候只把劳动简单的理解为“劳作”,局限于每周一次的劳动课。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对于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不能把劳动想的过分简单,认为劳动不过是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拿到实践中进行巩固和检验,这种联系应扩大为更深刻、更细致的课题“智力发展——劳动”,在家中,我们都是家庭的重心,凝聚着父母的希望,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懒惰的缘由,劳动是智慧的源泉,同时也是我们立足于社会的基本技能。既然劳动使人从古猿中脱颖而出,那么,我们在几十万年的演变中,就更不应该淡忘这悠久、朴素的传统。

  劳动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动手能力,也是培养兴趣、陶冶情操的过程。劳动是汗水,更是欢笑;是苦涩,更是甜蜜;是给予,更是幸福。有一分劳动,就有一份收获。你对生活付出了多少耕耘,生活就会回报你多少果实,你就会拥有多少快乐与幸福。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周围日新月异的物质环境,以及越来越重的学习压力,似乎慢慢淡化了我们“热爱劳动”这一美好品质。但在社会中,又无时无刻地需要我们保持这种古老朴素的品质。

  劳动者是光荣的,劳动是幸福的!作为胜利一中的一员,我们更加能够深切的体会到这一点,所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整洁、美观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它不仅仅使人身心愉悦,更会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优美的校园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维护。在我们周围,在这日日相见的校园中,以及宽阔的操场直到我们个人本身,都需要我们的劳动,才能维持鲜活洁净的形象,才会焕发出奋进的光辉。大到统一组织的大扫除,小到每天清晨的值日,让我们精益求精,共同努力。让教室窗明几净吧!让校园充满清新吧!劳动创造了环境的美。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美化校园,创造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一起分享劳动的成果,去拥抱更加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