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

漫撒文明之光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4-09 浏览次数: 【字体:
漫撒文明之光
高二、9 王昊天
微闭双眸,踱步于菁菁校园,不染俗尘。侧耳聆听,让心灵在治学严谨的学风中,那些高尚的品格便悠然而来,犹如夜凉如水般自然亲切。好学,诚信,庄重,自谦······荏苒三年,却习得一腔芳馥。
五更而起,用温存的纤指,划过初晨清凉的石阶,菖蒲缠绵,促织安眠。捧一本书,只需几句柔软的耳语,这校园的天空便镀上了气韵非凡的金边。
我所奢侈的,便仅是这般平实而又充实的学习生活。成长,吸纳,承载,这千古中华的文明洗礼,但绝不溢漫,放任自流。
三尺讲台之上,余音绕梁不息,教诲着我们如何为人,如何用文明装点自我的心灵。长城有梦,遗梦千年。正有了老师们辛勤的耕耘接梦,那些中华民族澎湃千年的文化品德,才能在今朝绽放不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些深邃的校园,馨香流淌。就让那些清辉,那些灿烂,在我的耳畔振聋发聩。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平静地把自己铺成一张白纸,用阳光般的言语,谱写出温暖的惠风,泼墨挥毫成旖旎着诗意的华裳,轻覆在我们的肩膀。于是我们便邀一弯月,拢一把琴,掬一盏烛,在四季的摇曳中,身披飘洒的文明之韵的香草,临岸吟唱,翩翩起舞。
以文明桑蚕,以心灵织布。于是,无边风月便酿成烟染柳浓,吹梅笛怨,在历史不息的浊流中抹上一撇犹如阳光般澄澈的颜色,感染着后世。
轻叩历史的轻窗,窥视那一颗颗深沉的心,怀着几分敬重。
孔子的手执锐利的智慧,朴实的教诲,在人类前进的路上刻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彻悟,于是后人便有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决心。
屈子披发行吟泽畔,用眼神,用笔触,谱写着淡淡的悲伤。是怎样一身高洁,伟岸的魂,使他拥有了“以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念?子兰谗言,郑袖内惑,唯有他对楚王,对人民怀有一颗永恒不变的诚挚的心。执着如斯,静闭双眸,纵身,坠入历史的凄风苦雨中。
在逝如朝露的一生里,总期盼此生唯与木兰船,缓缓行,缓缓归。希冀与这般文明,高贵的灵魂对饮,使我心朴素,一如凉月。
时光的川流不息地浊蚀着岁月铜镜。四季流转,花期渐远;今昔一别,一别永年;苍山负雪,浮生尽歇。
用文明凑鸣出天籁,拾起满地遗谱,谱出回肠。夜风荡漾,浸润了满街的喟叹,缠绵了最真的想象。于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直至,夜深千帐灯。
身披文明之光,有些什么不可言绘,有些什么早已了然于心。而那条通往校园更深处的小径,便是我们为青春写下的序言。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