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

班主任工作交流(二)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2-06 浏览次数: 【字体:

让“爱”的教育走入学生心田

吕艳红

今年刚接手班主任时,我也像因为应试教育迫使高三学生被迫投入竞争一样,心里有忐忑、有紧张、有畏惧,但我敢于挑战、勇于挑战,因为我深知,不管做什么工作,尤其是教育学生工作,只要投入真心投入爱心,与学生建立起亦师亦友的深厚感情,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没有情感的教育,肯定是失败的教育,可以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渗透对学生深深的爱,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爱”的教育是以心换心

学生高中三年,高一尚显稚气,高二最多野气,高三始有文气。高三的学生已经非常懂事,知道认真学习的重要性。第一次开班会时,我就和学生说明了我管理班级的方法:“心与心的沟通,让爱充满班级集体,人性化管理。”因此制定班规时,我和全体班委同学一起制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学生了解班规是为他们好,是为了他们更好地学习与成长。我敞开心扉和他们交流,他们什么事情也愿意和我说。暗恋的痛苦,学习的苦闷,与任课老师的矛盾,甚至包括父母吵架也都向我倾诉。只有爱才能使学生心灵向我们敞开,只有爱才能使师生团结得更紧,班主任只有从内心真正爱学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学生才会信任你。正如李镇西所说:“把孩子当做成人,教师会有很多烦恼;把孩子当做敌人,教师会有很多愤怒;把孩子当做孩子,教师会有很多乐趣。”当我们放下“为了……好”的思维模式,以平等的身份和他们相处的时候,就不但解放了孩子,同时也解放了自己。时刻记住:想唤醒孩子,首先要先唤醒我们自己!这才是爱的智慧,用心灵赢得心灵。

二、“爱”的教育是不离不弃

爱的教育是不离不弃,从我亲身经历的例子谈起。高三第一次月考前一天晚上,一名同学来找我要求不参加考试。我让他陈诉理由,他也说不出什么,于是我就用大道理强压他必须参加考试,他没说什么就很不情愿地回了教室。我感觉他说不出理由就不参加考试,肯定有内情,便就找了这名同学的同桌了解情况。原来高二时有次考完试发试卷时,他当时没在,他回来后听到有同学说,考得这么差老给班级拉平均分,从那以后这名同学就再也没交试卷。了解到这个情况,我就又找到这名同学,和他倾心交谈了好多,最后叮嘱他,只要坚持考完就是胜利,老师就佩服他,并且还开玩笑说:考得越差越好,倒数第一名更好,这样下次进步空间就更大了。这名同学终于面带笑容离开办公室回到教室信心百倍迎接了第二天的考试。爱,需要自省。这让我想起看过的一段话:“班主任在教育中不要充当变味的“伯乐”,因为他看不到生命的真谛,他只对生命进行甄别。”让变味的“伯乐”远离教育,让学生快乐成长,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我会时刻警醒自己把每名学生当作一块璞玉来雕琢,让每名学生感受到,老师不会放弃他自己,还会为他遮风挡雨,为他的成长尽心竭力。

三、“爱”的教育是智者见智

学生,也要懂得爱的智慧,这是对班主任的考验。抛开了教育智慧而空谈爱是没用的,是空洞的。因为仅有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表达这种爱需要智慧。如果我们在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地伤害学生的自尊感,那么,这好比是我们一方面热心播撒师生感情的种子,一方面又在粗暴摧残师生感情的幼芽。正是对不止一次类似错误的反思,我越来越坚信,教师想尽量直接了当地帮助学生改正缺点,把他的缺点公诸于众,以使其他学生从中吸取教训,不犯类似的错误,这种方法是最不成功的,因为这无异于开“批判会”,把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自尊心、个人尊严、自豪感统统暴露于外,并使之受到伤害,这种教育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无法弥补的。

四、“爱”的教育是挖掘发现

爱的教育是挖掘发现,这样说是源于我班的“不倒松”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动。之所以称他“不倒松”是因为每次考试他都是稳稳倒数第一。刚管理这个班时,我找他谈话,告诉他:“当前山东高考题越来越容易,只要他好好学就一定能有大学上,并愿意帮助他学好。”记得当时他哭了,告诉我从来没有人跟他这么交流过,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他说他一直想学好,可一直感觉被忽略。谈话后,两操期间,他自觉把凉台门打开给教室通风、讲桌每次都自愿擦得干干净净,抓到了他的闪光点,我每次都表扬他。后来,我发现原本学习不好的他,学习勤奋了,脸上也有了欢笑。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班主任老师和我交谈时,我很快乐,为了老师,我一定好好学习,为同学服务,为班级争光!”多么简单而纯真的心灵,当你用心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并真诚的赞美他时,就是对他最真挚的爱。这时,班级荣誉高于一切,就已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里,成为一件快乐、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事。希望每名学生都能像他那样快乐,真希望能用我的“快乐”感染学生,让自己成为学生快乐的理由。

回眸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每一天,我感受、我走进,用心培育每一颗童心。可以说,这些平凡的每一天,是一段耕耘心田的日子,是一段守候花开、聆听花开的日子。经过两个多月班主任的生活,在实践中我逐渐明白:原来生命可以如此美丽的绽放。真实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变化规律,走进学生心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用我的智慧全身心地呵护这些美丽的生命与希望,和他们共同快乐的成长,共同收获2013年6月的辉煌。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