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达杯”征文之十
文明社会 我的责任
高一(13)班 刘楚文
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曾说过:人不能只像走兽一样活着,应该去追求知识和美德。人拥有的得天独厚的身体条件,注定了人是一种文明的动物,文明是人一生的追求。
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不只是通过它的经济实力表现,更重要的是人民的素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软实力。内地这二三十年的发展让世界为之瞩目惊叹,然而中国人的精神水平还远未跟上我们经济急速发展的步伐,反而在不断地暴露一些问题,凸显出我们越来越急躁的内心世界。也许有人会说,像英美日这些发达国家在刚发展起来的阶段也出现过人心冷漠,缺乏文明意识的现象,中国现在所经历的不也是发展中的正常阶段吗。不要忘了,我们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孔孟老庄的思想早已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讲文明应是每一代中国人生来就有的意识与发自内心的行动。但显然,我们做的不够好。
现在国人的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选择出境旅游。但在巴黎圣母院,在欧洲大大小小的饭店里,总会挂着这样一个牌子:请勿大声喧哗!熟悉的汉语在这里变成了冷酷的尖刀,直插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弱点。为什么不用英文法文俄文日文标注呢?就是为了给中国人看,就是为了提醒中国人不要大声喧哗。与其他国家人们一对比,我们的素质差距可见一斑。出门在外,身为中国人就应明确自己是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如今越来越多的欧洲商户盼望着中国消费者一掷千金,但却越来越厌恶某些中国人的行为态度和方式,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个人需要反思的吗。
知心姐姐卢勤曾经带领中国的少年去日本参加一个交流实践活动,在日本她亲身感受到了两国孩子从小受到教育的差异:日本孩子吃饭从不抢,而是安安静静地端坐好吃完;在马路边,即使是红灯时一辆车也没有经过,他们也依然会规规矩矩地等着绿灯。而反观中国孩子,吃饭时争先恐后,上台领奖时只是对评委微微点头,毫无谢意的表示。知心姐姐回国后便召集了所有孩子的家长,严肃而痛心地同他们交流了所见所闻的一切。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如果一个国家的少年都缺少必要的文明意识,那么这个国家将来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不敢想象,也很难去想象。
文明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文明也绝不是一天一夜就能养成的。一个国家的文明需要慢慢地积淀。虽然我们的社会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虽然我们的心灵仍然如铺上一层尘埃,但总有那么几个人愿化作一缕清风,清新社会的空气,塑造文明的新风。他们也许做的都是小事:你随地扔了果皮纸屑,他们默默地帮你拾起;你不顾形象的大声喧哗,他们会用手敲敲你的后背,善意地提醒你。文明也是可以传递的啊。以往大大小小的餐馆里总是有数不尽的剩饭残羹,有些基本没动筷子就遭弃;如今改变的可大了,只要外出吃饭基本都会选择打包,比打包更理智的是合理点菜。这在以前讲究面子的中国人身上是很少看到的,但现在每个人都开始自觉地这样做,这不也是社会风气的带动吗?
文明从不是孤立在几个人身上的,而是一种特殊的蝴蝶效应。像毛主席说过的“一条线,一大片”,用在形容文明精神的发散上也正合适。当每个人都不再将文明的口号当成矫揉造作,而是真实地融入到生活中去,我相信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变得更温暖,更安全,更惬意。不再有浮夸的说教,不再有刻意的表现,不再有功利的做作,新年伊始让文明从我手中开始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