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

节俭是一种美德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4-15 浏览次数: 【字体:

节俭是一种美德

《左传》中写道:“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作为优良传统,已经沉淀为一种民族心理,可谓是影响深远。早在《周易》中,就有“君子以俭德辟难”的真知灼见;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便以简朴立身,终于悟得了“兼爱”“非攻”的济世思想;唐太宗李世民,虽然贵为帝君,却克勤克俭,最终成就了贞观之治。

在历史的长河中,节俭的精神历代相传。李嘉诚虽然是港岛首富,却生性节俭,他言行低调,凡事亲力亲为,从不爱夸耀自己的财富。但是他对做善事从不吝啬,动辄亿元。节俭不是一种小气,而是一种文明。李嘉诚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种文明。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演草纸只写了几个字就扔进了废纸篓;阳光明媚的日子,教室里还亮着灯; 吃饭时不经意间倒掉不合自己胃口的饭菜;洗完手,水龙头却还滴滴答答地响着……无形之中,这些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其实只要稍加注意浪费就可以避免,但我们往往却忽视了这些细节。节俭之事不在大,而在于小,在于细,在于精,在于将节俭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并形成一种观念。节约纸张,不乱扔粉笔,随手关灯,节约粮食……教室、食堂,处处都可以体现我们的节俭意识。身边小事,举手之劳,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一粒米,一碗粥,似乎微不足道,但我们当念来之不易,倍加珍惜;一滴水,一张纸,感觉不值一提,却可以节能降耗,保护生态。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分钱,13亿中国人就能节约1300万元,一年能节约50亿,能建立5000所希望小学。再小的数字,用13亿相乘,就大得惊人。可见,倡导节俭对于国家来说有多么重要,只有我们都以节俭为荣,理性消费,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古人云:上善若水。美好的品质如水,质朴而纯净,它所表达的,不是华服美冠,出手阔绰,而是如同节俭这样美好的意识。节俭,其实很简单,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就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一起创造更加美好的校园!

分享到:
【打印正文】